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每月轮科式的规培对于医学生来说真的有用吗?还是替医院免费打工?

每月轮科式的规培对于医学生来说真的有用吗?还是替医院免费打工?

每月轮科式的规培对于医学生来说真的有用吗?还是替医院免费打工?有用有用,有个屁用。这政策就是前浪们拿来给自己子女卡位用的。以前本来打算本科出来先军队医院里干两年,看看自己对哪个科室感兴趣再定考研方向。结果规培政策一出

有用有用,有个屁用。

这政策就是前浪们拿来给自己子女卡位用的。

以前本来打算本科出来先军队医院里干两年,看看自己对哪个科室感兴趣再定考研方向。

结果规培政策一出,直接导致本科就不了业(顶多去县级医院),学硕也不能考(拖累职业发展)。

另外因为规培政策的实施,考研分数短短几年就从340飚到420以上不说,最近专硕升博被卡,又牺牲了一大批“四证合一”医生的利益。(非博士如今升副主任都很难。)

至于地级市医院的编制,哪怕是三乙,现在也全是研究生学历+科室主任级别关系起步,不靠家里人出头根本就进不了医院(关键一靠家里人安排再想跳出来就难了。)

精进技术则更是扯淡,规培三年能学个屁的技术,全是自以为正确但实际把病人往虎口里送的猫脚功夫。

当医生当到能治病的阶段,哪一个不是二三十年的功夫傍身。指望住院医和新晋主治治病,那根本就是扯淡。(也有能治病的主治,但那些人清一色医学世家出身。是有真功夫和高级职称以及发论文如同喝水一样的医学世家哦,不是那种所谓的“从业人员”。)

聪明的人现在要么直接利益交换拜顶层学阀为师,然后手下一堆“论文机器”组团争国务院特殊津贴(拿地位);要么搞个委培政策回本省跟着家里人享受“一对一”、“手把手”式教学,率领诸多“开刀匠”通吃本省专科手术室(享实利)。

至于梦想着“大后期”、“越老越吃香”、“社会地位高”、“人脉广”的圈外人,先不论医学院校这十几年来“录取分数周期式病态波动”(最低录取分数三年里能差出一百二十分),话说。。。当今这个时代,哪个社会阶层比你高的病人会找你这个小医生看病?

他们的通讯录里常态躺着的是本地龙头医院某重点专科科室主任和某学科带头人以及他那个“接班人”儿子、还有医院副院长或者后勤某部门负责人的电话。

而且这些人之所以还愿意认识医生,为的不过是想知道:

院里哪个专家是水货,哪个副高/主治真能治病。(普通老百姓别想知道这些,去门诊抽奖吧)

哪怕你费尽心思做到三甲主任,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我也告诉你:

在许多人眼里,你根本屁都不是!

一个非直管部门的科长就够科室主任舔了。要是换成主管财政审批的厅局级干部。。。

整个地区的教授专家都得围在他屁股后边转。

从前医生苦、医生累,但只要你本科毕业,甚至你哪怕专科毕业,但凡是进了医院又肯拜老师认真学习的,绝对不愁出路。

二三十岁见病患,三四十岁猛开刀,四五十岁,你就可以由地市级骨干升为省级名医,至于什么教授、专家的称号待遇,只要你技术上去又会做人,这都是标配。

现在。。。

自己看看提桶跑路的有多少吧。

上一篇: 【广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
下一篇: 自考本科需要的条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