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再议数字鸿沟:网络社会的边缘群体

再议数字鸿沟:网络社会的边缘群体

再议数字鸿沟:网络社会的边缘群体人民网-舆情频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三姐弟共用一部手机上网课”“父亲蹲墙角陪女儿到村支部蹭网上课”“自制‘硬核’口罩引发围观点赞的农村老大爷

人民网-舆情频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三姐弟共用一部手机上网课”“父亲蹲墙角陪女儿到村支部蹭网上课”“自制‘硬核’口罩引发围观点赞的农村老大爷”“记录驰援火神山医院经历的快手卡车司机”“代表300万同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发言的快递小哥”等新闻常见于网络。

在这些新闻中,我们可以看见: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正在鼓励更多的群体发声与被关注;但另一方面,疫情下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凸显了不同群体间上网能力、网络素养方面的差距问题。

数字鸿沟的发展态势:分化与弥合

北京大学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彭波在他的最新研究《我国消弭数字鸿沟的新机遇与新路径探析》中表示,中国互联网从上半场的信息科技时代走向下半场的数字科技时代,硬件连接已经普及,互联网物理接入类型的一级数字鸿沟基本解决,但互联网技能和使用类型的二级数字鸿沟继续扩大。

换言之,数字鸿沟问题已从过去的接入机会差异转化为使用差异,这也会导致数字鸿沟的进一步拉长。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网络接入的“城乡沟”正在逐渐淡化。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了7.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缩小5.9个百分点。在《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的要求下,网络覆盖工程深化拓展,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数字鸿沟不断缩小。随着我国“村村通”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两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

其次,移动网络的“使用沟”呈现高度分化。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占比99.3%。从平台属性来看,秒拍因为微博的基因而选择了明星和网红平台策略,美拍因基于美图秀秀,聚集了最多的美女用户,这两个平台高度的壁垒自动屏蔽了大量的普通用户;从用户画像看,以微博、知乎和豆瓣等为代表的移动应用,一二线和高学历用户占主要比例;与此同时,抖音和快手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较高,快手的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为61%,快手近七成用户为专科及以下学历,35.3%的用户收入在3000元以下;从舆论角度看,具有较强媒体属性和公共属性的社交媒体为网民提供了对公共议题的讨论空间,一部分精英群体和大众群体影响了舆论的走向和对事件的普遍看法。而对于边缘群体而言,较低的媒介素养不足以让他们在社交平台积极发表观点,充分参与讨论。尽管他们数量庞大,但在互联网舆论空间里却是沉默的。互联网让世界扁平,也无形分割了人群,而算法智能推送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割裂。

总结来看,随着国内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整体上正趋于弥合,但在局部尤其是城乡入网层面的差异仍旧显著;同时,网络使用差异所带来的第二道数字鸿沟“使用沟”整体呈扩大趋势,但在特定应用领域则部分呈现弥合态势,这和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下沉式”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边缘群体的自我表达:边缘与中心

尽管由于平台和用户的局限性,互联网应用导致的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拉大。但关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许多研究发现,直播、短视频等易操作的表达形式极大地带动了广大网民,尤其是原本因文化和技术门槛而被排除在媒介话语表达空间之外的小众、边缘的网民群体,获得了创造、生产和分享自身文化的机会。

首先,“下沉式”的互联网市场方兴未艾。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显示,产业互联网发展下沉趋势明显。其中,数字五线城市增幅达216.57%,大幅领先数字一二线城市。近年来,快手、拼多多、趣头条被称为互联网下沉市场的三巨头。可以直观看到,以这三者为代表的“下沉式”互联网应用满足了被主流媒体和主流创业者所忽略的人群的需求,在当下互联网巨头垄断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时代,尽早突破这层垄断边界,成为一块为普通人提供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阵地,而这部分人恰恰是更广泛的中国网民。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有网民贴出了一组58部落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布的真实生活碎片,由此整理出“失业笔记”,引发热议,让大家看到普罗大众的真实心声、平凡生活的另一面。

其次,“草根文化”现象迅速兴起。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以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为主的快手、美拍、抖音等应用的兴起,为边缘的网民群体提供了记录分享、娱乐消遣的互联网内容社区,也为底层群众提供了互联网世界发声的渠道,让更多人看到社会人生百态,实现不同阶层价值观的连接碰撞。以卡车司机为例,仅用户名和简介匹配出来的用户就达15万之多。

2019年快手举行的“车轮滚动,梦想点燃”达人秀,平台累计参赛作者数量超9.3万,累计参与作品量超13万,累计点赞总量超625.6万,累计播放总量3.2亿。卡车司机这一曾经的“城市隐形人”,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获得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赢得了从被忽视到被尊重的转变际遇。

再者,“银发互联网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数据表明,我国9.04亿的网民中,老年网民占6.7%,每六个60岁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网民,被官方表述为“持续向中高年龄渗透”。无论是在通讯软件还是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老年用户群体都越来越成为不容小觑的增长力量。年龄似乎又不再是阻挡生活的桎梏。《南华早报》旗下专门聚焦中国互联网技术的Abacus News(直译算盘新闻)曾有报道《忘掉千禧一代吧:中国最潮的网红是老一辈》——文章认为,以快手为代表的中国短视频APP凭借简单易用的设计,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在这些平台上,数字科技不再是鸿沟,而是代际间的桥梁。

正如前文CNNIC《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越来越多的边缘群体通过“原生态”的自我表达,将模糊的群体面目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从而体现这一群体的真实状态。他们作为传统的数字弱势群体,在科技发展迭代迅速的浪潮下,也与更多人一道登上了时代的高速列车。

互联网空间的话语表达:异化与共识

大量切合民众生活经验、日常关系、情感观念和娱乐需求的内容形态及价值内容的出现,促进了普罗大众网络文化的发展。然而,草根化的传播赋权带来社会群落的分化重聚、文化思潮的多元碰撞,也带来不少社会发展的隐忧。

比如,从网民角度而言,当群体长期生活并满足于以大众性、真实性为特征的草根文化中,具备结构性、深度的知识与专业化信息内容的传播便会受到限制。再如,从内容角度而言,草根内容自身的发展也常带有同质化严重、专业性缺乏等特点。此外,在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机制下,网民主动寻求信息的意识与动力存在萎缩的潜在性,对信息的把握能力也因此可能逐步退化。

因此,社会边缘、小众群体的网络表达、网络困境,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互联网平台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引导平台文化生态积极向上发展,严格进行内容的把关审核,过滤低俗色情信息,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蔓延,营造和谐向上的平台生态;另一方面,网民的媒介素养问题应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包括媒介本身的使用素养,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并且合理合法有节制地使用网络;媒介内容选择素养,在海量信息中挑选、鉴别有用信息的能力;媒介内容生产素养,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发布和再传播等。

因信息化而形成的新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用信息化填平。未来的技术革新和制度变更,要展平被折叠的互联网,连接起散落在互联网海洋里的“孤岛”,让人群之间增加互联和沟通;要充分考虑边缘群体,加强他们的身份认知与社会认同,在追求速度之外保留一份温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努力让所有人跟上时代步伐、共享科技红利,这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 张力、见习助理研究员 廖芮)

上一篇: 高校动画专业及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创新探索
下一篇: 2017年公务员考试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解读(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