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1234同志还在列宁选集,教员选集中一并写有禁止转载,从一切1234同志可能不知道可以调整允许转载,还是无产阶级的文化理应被传播,我都认为应该对此转载,传播,我不认为有人会觉得这玩意能够用来盈利】
首先,来看一下这些话,“没用,人的欲望无限的,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还有人性,得有暴力,不然谁都想占为己有,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种看法听起来很正确,而且我们一直感受到的就是这样。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思考,那些话语无疑是狭隘的,庸俗的,经验为先的。
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写:
“人性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则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却说成为唯一的人性。有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也是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他们的所谓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现在延安有些人们所主张的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就是这样讲,这是完全错误的。
“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爱可以是出发点,但是还有一个基本出发点。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我们根本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实践出发。我们的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爱无产阶级,是社会使他们感觉到和无产阶级有共同的命运的结果。我们恨日本帝国主义,是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我们的结果。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这是人们的常识,难道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有不懂得的吗?
联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相关: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出新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按照新的发展模式发展。”
社会是发展的,不断运动的,“人性”也是在变化的,要以运动的、变化的角度去思考,“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由于物质财富的不完全充分,阶级在较长时间内还会存在,这种“人性论”的思想还不会被完全消灭,在这种程度上,那种“人性论”还是“正确的”。要明白,现在的所谓“自私”不是永恒的!请长远一点看!
3. 《什么是人民、阶级及其他:以马克思的名义》(陈培永 著)中的一节:
第一章 “人”是什么不是什么?
四、人注定是自私自利的吗?
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由社会关系所决定,说明他的本性就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永恒的,本身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本质(本性)因此既是变化的也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它的社会关系的内核,变化的是它具体呈现出来的样态,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表现形式。
人不是生来如此的超验的存在,没有抽象的恒定的人的本质。我们不能指望提出一种适应于所有时代的人的本质,不能把某个时代的人所呈现出来的特征适用于一切时代的人身上。但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恰恰就是,把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特征当成人的永恒的本质,当成人的本性,当成人性本身。
我们很多人认同的是,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无法改变的本性。让人去利他,让人去为公,实际上是违背人的本性的,注定只是唱高调,掩盖不了在为他人、为公的名义下的为自己、为私。所有的制度设计都要把人想象成这种人,都应该围绕着克制人的这种本性展开。如果把人想象成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注定是美好的想象,而无法设计出产生实效的制度。
如果要给这种观念找到理论基础的话,那就是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 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经济自由主义者的理论。这套理论的基本逻辑就是,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市场经济是最符合人的这种自私本性的,它通过竞争、交换能保证每个人在实现利他的同时实现利己,因此是最值得称颂的经济形态。
人的自私本性赋予了市场经济以永恒的合理性。人的本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市场经济符合了人的这种本性,也因此是永恒的。这种理论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却与事实明显不符。市场经济并不是古已有之,它出现后也没有像理论家所讲的那样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完美统一。有些市场主体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在能够不利他的情况下实现利己,在侵犯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利益。它使本来没有浓厚利己意识的人变成了强烈的利己主义者,塑造出越来越多只关心自身利益而不关心他人、社会的极端利己之人。
其实,并不是人的自私本性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相反,人的自私本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永不满足的贪婪、没有止境的欲望,也正是资本逻辑运作必将培育出来的人的“特性” 。这种人的生成是资本运作、市场经济滋生的代价,也是现代社会要解决的人性难题。
人都是自私的吗?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我们看到的“人”确实如此;不对的是,这种自私并不代表是永恒的人的本性,并不是一切时代的人、未来社会的人都具有的本性。人的自私、利己主义确实存在,但不能因为这种经验的存在,就认为这是人的本性,会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所有阶段。这种思考,必然会陷入马克思所批判的直观的唯物主义中.即“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只看到一个又一个为了一己私利的人构成的市民社会。
我们应该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生产关系的变革,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完善,人终将摆脱自私、狭隘、贪婪,成为真正意义上富有的人。不然的话,我们就注定会生活在霍布斯所描述的所有人以所有人为敌的状态,人与人互为手段,人与人之间注定是对立、竞争、博弈甚至弱肉强食的关系。
马克思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正建立在人可以改变的基础上。我们终将看到马克思所讲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终将看到不同于自私自利的人所构成的市民社会的新社会。我们要对人自己有信心,要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有美好希望。不能因为今天的不如人意,就认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
今天,很多人为什么不相信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终会实现?恰恰是因为假设了自私自利的人的永恒性,这样的“人”为了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再好的制度、再好的社会也会被糟蹋,我们还怎么相信公平正义、社会美好呢?只有理解了随着生产关系、社会条件的改变,人是可以改变的,能够成为不自私自利的人,我们才可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
每个人当然都是从个人出发的,但从个人出发并不代表这个人一定是自私的、完全利己的。现实社会中不存在孤立或独立的个人,每个人都应把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个人,认识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联性,认识到自私不仅不利于他人、社会,也不利于自己。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争论其实意义并不大,利己和利他是人之为人的两个根本属性,缺一不可,而且,最大程度的利他就是利己,真正的利己也必然是利他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