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五千多年前,中国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
相较于母系社会,在父系社会里,男子在社会和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婚姻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过渡,妻子居于丈夫家里,世系按父系计算,财务由子女继承。
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业,农业、饲养业和手工业成为人们生活生计的主要来源。
在母系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口稀少,物资匮乏:简陋的石制、骨制工具或装饰品,粗糙的纺织物、家具和衣物,人们过着极度贫苦的生活,大家都没有什么财产,人们没有占有他人财产的强烈企图心,或者说,那时候的财物难以引起人们的贪欲。有器物一起使用,有食物一起食用,大家都一穷二白,反而更加平等、自由。在这样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根本不存在私有的观念,也不存在私有财产的占有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细化,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家畜业规模扩大、手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剩余产品的出现必然导致商品的交换,一部分人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私有制萌芽,贫富差距开始出现,社会等级、阶级逐渐形成,掠夺和战争变得更加频繁,父权制随之在社会中得以确立。
在母系社会,女性是崇拜的对象,在红山文化中出土的女神像、裸体女神,是女性崇拜的体现;在父系社会中充满着对英雄,对男性的崇拜,如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了陶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都是父系社会的文化遗址。
大汶口文化得名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的大汶口遗址。该遗址发掘墓葬133座,出土了一千多件陶器,在贫穷者的墓葬中,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而富贵者的随葬品却非常多:如在13号墓中随葬着十四个猪头,在10号墓中,随葬着大批精美陶器,仅陶瓶就有38件,还有由几十个单件组成的头饰,象牙雕筒、梳子、玉钗、玉璧环、玉指环等珍贵宝物。可见当时的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出现。
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并非一帆风顺,母系氏族并不会一开始就对父系氏族俯首帖耳,任由其摆布,而是采取了一系列顽强的抵抗和斗争,这些斗争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即使在父权制确立以后,很多地方依然保存着母权制残余。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演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男性为中心的婚配关系逐渐取代以女性为中心的婚配关系。血缘婚、抢亲婚、族外婚、对偶婚、烝报婚、滕妾婚,一夫一妻多妾,先后出现,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男性的夫权威严进一步巩固。“夫为妻纲”成了古代中国家庭式人伦关系的基础。以男性为中心的婚配关系,由历朝历代所沿袭。
父系社会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确立,导致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严重,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新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产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