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稍得闲,重读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
大学期间读过此书,记下了“差序格局”“礼治社会”等一些概念。若非重读本书,或也不甚记得书中所述内容。
再读,深有所得。
乡土社会有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一个“土”字,乡人以农业谋生,离不开土地,导致“不流动”、“生于斯,死于斯”;
二是聚村而居,但由于耕种分工程度低,不需要大面积聚居,形成相对的孤立和隔膜,富于“地方性”;
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发生亲密的感觉,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熟人社会”。
在这样的乡土社会里生活,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的指导,只需要经验的累积和代际传递。
1、乡土社会里不需要文字
世界繁复而具体,要认知世界必须借助于超脱于具体事物的、形而上的“概念”,比如“雨”“太阳”等,也称之为“词”。但要“词”却不必有文字。
而文字的发生,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一些象征的符号来传达意思。
而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人和人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沟通交流,文字便多余了;
在时间的长河里,在简单的、重复的、安定的历史中,乡土社会的生活经验代代相传,亲子之间的教授便能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2、私人的道德规范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由“人情”划定,是以我为中心往外一圈一圈联系的“差序格局”,越往外,人情越薄。
由此,乡土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也便不是由法律的“权利—义务”规范,而是由“我—他人”的具体关系而规定,比如“孝、悌、忠、信”等。
这是一种经验性的规范要求,是私人间的道德,而不是从人的理性推导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原则。
由此,形成了相对主义的道德观:道德判断或价值评判的标准是事件中涉及人物与“我”的关系。
书上说: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而是要问清楚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拿出评判的标准。
3、家庭(氏族)是事业组织
家庭本意是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
但在乡土社会里,家庭成为事业组织,在生育之外拉入了许多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为了有效完成各项“事业”,必须讲究效率与纪律。
由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家法、夫妇相敬、女子三从四德、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等。夫妻间感情淡漠。
“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家庭由亲属关系往外推形成家族(氏族),成为在更广阔一些的范围内的事业组织。
4、性别的差异阻碍人们充分“了解”
乡土社会是稳定的,民众接受同一的传统教化和规范,能够形成“共识”,有共同的“判断标准”。
熟人社会中,彼此是了解的,同性之间、同年龄与不同年龄之间。但性别差异却无法突破,因为没有人可以亲身经历两种性别。男女是一种相异的关系。
生育规定了男女的结合,在相异的基础上寻求完全的了解,则必然要经历现实的挑战,以致在创造中求统一。这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是求变的过程。
这种精神与乡土社会的秩序、稳定的要求相背离,不为乡土社会所容忍。体现在文化或者传统的要求上则是“男女有别”。
即男女之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恰。
5、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法”的社会
礼是社会工人合式的行为规范。
乡土社会是一个重复的、简单的、变动较小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凭借传统的经验即可应对人生中的各种难题,而且这些经验长期有效。
由此,过往的经验,或者称之为“传统”,便十分重要了。
而经验不需要理论的推演,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迷信”,这套经验指导下的行为成为“仪式”,成为“礼”。
“礼”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形而上”的经验(传统),乡土社会代际之间的传递,即教化中成为行为规范。而民众使用过往的经验来解决人生中的一切问题,也就是“合乎礼”的过程。
而“礼治”的前提,是变迁缓慢的乡土社会。
6、乡土社会中“是非善恶”有共同的评判标准
经验(传统)在教化中深入人心,形成价值判断的标准。而在一个乡土社会中,民众接受共同的或者类似的教化,形成了统一的意义体系或者价值判断标准。
就像打球前,每个球员都清楚游戏规则。在运动中裁判吹哨,则表明出现了“犯规”行为,而对“吹哨”这个行为,彼此是认可的。
乡土社会中出现“越礼”或者“非礼”的行为时,则请有威望的人进行调解。每个人凭借所习得的评判标准即可分辨好坏善恶。
而法律是在一个“陌生”社会中,为规范彼此行为树立的标准。乡土社会是不需要的。
7、经验传递中产生“教化权力”
经验或者说传统,是乡土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每一个“新分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要面临许多的人生难题,而解决难题的根本就是“习得经验”。
年长者、掌握更多的经验的人向年幼者、无经验者传递经验,这个过程就掌握了“教化权力”。体现“长幼之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往的人更尊老,称“三人行必有我师”,而如今年龄小的不一定对年龄大的持有敬重心。
因为他们一定程度上失去的“传递经验”的功能,不再掌握教化权力。
8、乡土社会的血缘关系重于地缘关系
在乡土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第一位的。即便随者人口增长超过地力的时候,部分人口不得不外迁,在新的居住地也只能作为“外客”的存在。
血缘关系造就复杂的人情社会,识别人情并持续的人情往来,是乡土社会中民众需要的必备技能。
9、经验的更替需要在旧有的经验体系中逐步完成
乡土社会虽然变迁缓慢,但并非是静止。社会变化,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经验)就要跟着发生变化。
如果社会急遽变化,则传统将在短时间内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冲击现存社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所幸,乡土社会的变迁可以通过代际更替消化掉。在新生代中使用新的经验。
新经验是从旧经验中生产出来,借用旧经验的名称,把内容替换掉。这个过程是通过“长老”对旧传统的注释完成的。
这就把变化带来的冲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至于教化权力的权威崩塌,也保持旧有传统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