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最后环节,我尝试着出了一份题,检测一下学生的阅读效果,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开卷考试,学生最高得分75。看来阅读效果一般。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测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根据书中有关内容,解释以下两个概念。(14分)
1、差序格局
2、同意权力
【答案示例】
1、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结构特点的归纳。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家族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个关系网络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网络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会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网络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之别。
2、同意权力是共同授予的权力,是为了社会合作而进行社会分工的产物,权力的主体是每个人,权力的基础是契约,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都有相互监督的责任。它允许反对,然后通过协商获得同意。《乡土中国》中作者认为这种权力小部分地存在于中国乡土社会。
二、梳理全书有关概念,填写下表。(11分)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生活)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庭 / 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求同)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长老统治
(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时势权力)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三、在第二章“文字下乡”中有“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心沥血了”一句,请问:李长吉是什么人?作者写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15分)
【答案示例】
①李长吉就是唐朝诗人李贺,长吉是他的字。
②作者写这句话是为了说明语言的束缚和局限,语言会公式化,不一定能够准确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所以作者认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不但文字多余,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四、以下是“礼治秩序”一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与原文说法不符的一项是( D )(10分)
A.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B.礼和法维持规范的力量是不相同的。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依靠传统来维持。
C.礼治实施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现代社会虽然变迁很快,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解析】根据本章最后一段“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等表述,可以推知D项与原文不符。
五、第一章“乡土本色”结尾写到:“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选择文中所论述的乡土中国的特征之一,联系生活实际或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与思考。(20分)
【答案示例】
我同意这一说法。(以下均为书中原文)
乡土社会的特征之一是长老统治,长老权力自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会感觉别种方案会分散群众对自己方案的注意和拥护,因之产生了不能容忍反对的“思想统制”。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长老权力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口是心非。在中国旧式家庭中成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社会结构里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社会如果加速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
六、通过整本书阅读,你看出本书写作上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15分)
【答案示例】
①比喻说理形象具体。如《无讼》中用足球比赛来比喻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②多用实例加强论证效果。如《差序格局》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孩子生“假牙”的事,在《无讼》中提及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被请参加乡村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论述效果,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③善用历史知识与典故。文中多处引用《论语》或《大学》中的内容,与乡土社会特点相印证。
④大量使用对比。文中经常使用中西对比,来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种种与西方不同的特点。
⑤全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前后联系紧密。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费孝通80岁时讲了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翻译一下这句话,并说说它表现了费孝通先生的什么思想。(15分)
【答案示例】
①既要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也要包容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各种不同的美共存于世,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②这句话表现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世界各地文明“和而不同”的观念,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