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

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

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中国东部气候曾短暂变冷(即经历了冷相气候冲击),“贞观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蒲、虞等州户口就食邓州”[1]。“贞观之初,频年霜旱”[2]。通常人们只注意到“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捻”[3],而忽视贞观初年的寒潮。贞观二年(628年)尚书左丞戴胄建议:”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畜,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

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中国东部气候曾短暂变冷(即经历了冷相气候冲击),“贞观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蒲、虞等州户口就食邓州”[1]。“贞观之初,频年霜旱”[2]。通常人们只注意到“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捻”[3],而忽视贞观初年的寒潮。

贞观二年(628年)尚书左丞戴胄建议:”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畜,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後,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即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名为社仓。终於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请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至秋熟,准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太宗善之,乃诏:”亩税二升,粟、麦、粳、稻,随土地所宜。宽乡敛以所种,狭乡据青苗簿而督之。田耗十四者免其半,耗十七者皆免。商贾无田者,以其户为九等,出粟自五石至五斗为差。下下户及夷獠不取。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至秋而偿。”其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又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

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

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

古代的政府,面对丰收建立常平仓,面对灾年建立义仓,相当于是国家赞助的保险公司,起到平抑物价和拯救灾民的作用。这里的义仓,非常符合冷相气候的应对规律。

义仓是志愿性,能者多劳,因此是古代的保险公司职能,通常适用于冷相气候节点。“暖相长平冷义仓”。

在这一寒潮中,唐政府出台了具体的解决人口危机的措施,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二月四口,唐太宗颁布了其登基以来关于婚姻方面的第一个诏令(相当于限婚令),原文内容如下:

“昔周公治定制礼,垂裕后昆,命媒氏之职,以会男女。每以仲春之月,顺时行令,蕃育之理既宏,帮家之化攸在。肤躬承天命,为之父母,永怀亭育,周切于怀。若不申之以婚姻,明之以顾复,便恐中馈之礼斯废,绝嗣之衅方深,既生怨旷之情,或致淫奔之辱,宪章典故,实所庶几,宜令有司,所在劝勉,其庶人男女无室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丧妻达制之后,孀居服纪以除,并须审以婚媾,令其好合,若贫贱之徒,将迎遗乏,仰于亲近乡里、富有之家,哀多益寡,使得资送。其鳏夫年六十、女年五十以上,及妇虽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贞洁,并任其情,无老抑以嫁娶。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时,鳏寡数量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附殿。”

通过对贞观元年婚姻诏令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诏令实施的对象为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除了表面上顺天应人,“中馈之礼”、“绝嗣之衅”,虑及“怨旷之情”、“淫奔之辱”而外,其主要目的是倡导婚姻及时、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男女婚配,以便保证充足的劳动力。

政府推动早婚,可见气候危机对人口的影响,战争做不到的,气候做到了。

贞观三年(629)四月“戊戌,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八十以上二斛,九十以上三斛,百岁加绢二匹,妇人正月以来产子者粟一斛”[4],鼓励男婚女嫁,早生得子。显然,这一针对妇人产子的救助措施,是应对当时寒潮导致人口危机的一种办法。

胎养令,是应对人口危机的最直接最见效的作法。

武德九年(626年,630,冷相)四月,高祖下沙汰令“州别一寺尚三十僧”,秦王李世民出面为洛阳僧人讲情“以洛阳大集名望者多,奏请二百许僧住同华寺。”[5]六月发生玄武门之变,高祖下诏取消沙汰令,“其僧、尼、道士、女冠并宜依旧”。太宗为恢复和增加生产力所制定的另一措施就是淘汰僧道。沙汰僧人问题应给以充分的考虑,根据史料得知武德年间有僧尼三十万众,贞观前期、中期沙汰僧尼,只度僧三干人,既使到贞观末年僧尼人数也不过二万余,沙汰僧尼数万。

贞观(公元627-649年)初,中国东部气候曾短暂变冷(即经历了冷相气候冲击),但旋即复为温暖。在这一寒潮中,唐政府出台了具体的解决人口危机的措施,淘汰精简僧道也是一项应对气候危机的措施。不仅化不负担国家赋税摇役的僧人为国家的编户,减少了政府和民间修寺院、供养僧人的财政支出,还为园家增加了劳动力,增多了财政收人和力役。唐高祖和唐太宗的抑佛,貌似违反了“冷相倡佛,暖相抑佛”的经济规律,但仔细琢磨下来,仍然属于另一套气候变化推动的人口规律发生作用。

通常暖相限佛为经济,冷相是鼓励佛教的阶段,这里的气候危机太严重,不得不打压佛教。

在气候危机面前,引发了玄奘取经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也有一种说法是629年出发)。唐僧取经的时机,与742年日本僧人邀请鉴真东渡传法,性质是类似的。面对冷相气候带来的环境危机,佛法传播是是应对社会需求的办法。“暖相传出去,冷相求进来”,大体符合佛法传播的规律性。

唐僧取经,因为社会需要啊,高人就是高人,能够提前体察社会的需要,先走一步就是高人。

这一寒潮与公元626年的不知名火山爆发有关[6]。贞观元年(627),突厥“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7]。在这场贞观寒潮中,李靖冒雪突击,只率领三千精锐打败了东突厥,奠定了初唐的辉煌战功。

李靖攻灭东突厥,靠的是雪灾和气候助力。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135·良吏上

[2](唐)李世民,贞观政要·慎独

[3](晋)刘昫,旧唐书·后妃传上

[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太宗皇帝

[5](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上

[6]费杰,历史时期火山喷发与中国气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第11-17页

[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四

上一篇: 生日祝福语成语(生日祝福语成语 男性)
下一篇: 盏造句(推杯换盏造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