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解读共同富裕(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解读共同富裕(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解读共同富裕(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宋哲民专题连载:解读共同富裕(十)解读共同富(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宋哲民2022年10月28日我是《论真》学术体系的作者,专题解读共同富裕的学者宋哲民。

宋哲民专题连载:解读共同富裕(十)

解读共同富(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宋哲民

2022年10月28日

我是《论真》学术体系的作者,专题解读共同富裕的学者宋哲民。今天进行解读共同富裕(十)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这个章节涉及一些基本理论,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结合其它章节的内容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我们已经经历过教条主义的狂热时代,经历过“两个凡是”的错误年代,也经历过“亩产万斤”,一跃进入共产主义的“虚夸”年代;这些年代的背后都有一个匮乏基本原理支撑的一些原因,而经历了一个无论对错的话语权威,都是真理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原教旨主义的年代。

可以认为,任何人的思想理论和言论,都不可能是人类全部知识体系的真相、真理、本质属性的依据性的基本原理,都会存在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和知识体系程度的限制性。但是,对于学术理论而言,又都会存在某些知识体系的真相、真理、本质属性依据性程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如此,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如此,凯恩斯的《货币论》是如此,列宁,毛泽东等等的思想理论也是如此,可以说,任何人的思想理论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言论,虽然有其知识体系依据性的基本原理成分,但也存在“真假对错”的意识形态因素;因此,真相、真理、本质属性依据性的基本原理,才是具有历史价值的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是要看谁说了什么,而是要看有哪些知识体系的真相、真理、本质属性的依据性,有哪些基本原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价值,有哪些具有人类性文明基础和文明原理的理论基础部分。对这些具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而言,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理论的结晶,更加是人类文明基础和文明原理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文明人类来说,显然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成果,来形成理论基础导引人的认识和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庞大知识体系依据性的理论体系,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价值的重要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基本原理,而并非是马克思的所有言论,更加不能局限在马克思的时代背景之中,不能局限在马克思理论的知识体系之中,更加不能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地以言论为真理,而是需要在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中,扩展和创新出新时代的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当代,重读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了。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从人类生产生存方式之中,凝练出来的物质生产的历史规律;是人力价值规律狩猎生产、体力价值规律农业生产、劳动力价值规律工业生产的历史规律的基本原理之一;但也缺乏人类认识自然的人的智慧的本质属性的基本原理,即人们通常称为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所形成的自然存在的本原真相和本原真理的本体论的基本原理;有其自然存在的本原真相和本原真理的依据性,因此形成了天赋人权的信仰基础,丛林法则的理论基础,自然人权的人性基础的历史过程。但在现代,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的物质是能量凝聚的表象;还是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创造自然的能量本质属性的论证之中,都已经产生了能量本质属性的真相和真理的基本原理。虽然我们不能否定过去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理论基础的历史作用,但存在一个本体论二元分离的本原属性弊端,乃至始终存在二元对立的人类性灾难趋势,无法实现知识体系的一致、统一和同一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属性。当代仍然把文明人类视为是本原属性的动物人类,视为是弱肉强食的自然人类,体现的就是本体论二元对立的人类性灾难的本质弊端。即便如此,我们也已经不能否定人的智慧能力的本质特征,形成人类文明基础和文明原理的能量本质属性,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创造自然的生产生存方式的文明历史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是从人类生产生存方式的历史规律之中,所提炼出来的基本原理之一;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斯大林主义者,为了社会权力的资源配置和权力分配的权力垄断需要,却把物质反作用于意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视为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反而形成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决定性,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把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理本末倒置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是与人类的每一个人的认识自然的知识生产,改造世界的价值生产,创造自然的财富生产的人类文明基础相符合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与人类的知识的增长与价值增值同步,与财富的增长和积累同等的人类文明原理相吻合的基本原理之一,因此而具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本原理的历史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源泉”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也是从人类生产生存方式的历史规律之中,人的智慧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成为价值增值和财富增长方式的本质源泉和根据的基本原理之一。即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的人的智慧生产力的本质源泉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源泉,已经论证了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人的智慧生产力的劳动本质作用;已经说明了每一个人的劳动“两重性”的表象特征的自然力劳动,与本质特征的智慧生产力劳动的“两重性”问题,即如何产生“剩余价值”的本质源泉和根据的问题。表象特征的自然力劳动是属于生产成本的劳动性质,也就是付出“劳动时间和劳动量”,获得劳动工资待遇的劳动成本属性,劳动工资待遇的劳动成本是进入产品成本之中的成本属性,而并非是剩余价值的产权属性。人格特征的人的智慧生产力,形成价值增值和财富增长的本质作用,不是劳动成本而是“劳动价值源泉”的产权权利,只有产权权利才会产生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人的权利的社会形态。因此,人的权利并非是来之于自然存在的自然权利,而是来之于生产生存方式的人的智慧生产力,形成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产权经济基础的人的权利;因此,马克思才提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为“剩余价值”的产权利益才是劳动的本质特征,才是生产者生产和创造出来的价值源泉和财富。人的自然权利的表象特征的私有制财富存在方式,已经成为了对表象特征的占有、支配和控制的私有制财富存在方式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是不再需要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人的权利的私有制社会形态;那么,马克思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显然是与人格特征的人的智慧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有关,与人格特征的生产生存方式的产权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关,与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产权经济基础有关。

当代,人类已经从人力、体力、劳动力价值规律的生产生存方式,进入到了人的智慧生产力的智力、智能力、创造力价值规律的知识生产、价值生产、财富生产的生产生存方式的新时代。我们不可能苛求马克思在他的那个时代背景和知识体系之中,就能够阐释和论证现在这个新时代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那个时代,资本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股权社会化和“非资本”产权利益的普遍和明显的产权社会现象,但马克思已经洞见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本论断。虽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本论断,被斯大林歪曲成为了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形式,但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不仅是早已存在的生活资料,不需要重建劳动成本待遇的人的自然权利,而且生活资料不存在劳动剥削和剩余价值垄断的人的权利的事情,而是人的表象特征劳动成本的工资待遇,形成消费资料的生活条件,并非是人类生产生存方式的产权利益所有权的所有制形式。显然,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与劳动价值源泉紧密相连的产权所有权形式,也就是人的智慧生产力,产生剩余价值产权利益的产权所有权生产关系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我们从马克思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人类是从自然存在的“自然公有”表象特征的自然世界,没有任何人的权利的“表象公有”的表象世界,而进入了认识自然的“自然私有”的谁能够占有就是谁的权利的人的权利的私有制社会形态;人们通常称为是天赋人权的产权垄断,丛林法则的社会权力垄断,为人的目的和利益最大化实现方式的人的权利的私有制社会形态。但人类已经是生产生存方式的文明人类,已经是一个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乃至创造自然,而形成的知识存在程度承载真相、承载真理、承载能量本质属性的文明世界;人类在“本质公有”的能量本质特征的文明世界里,是一个没有任何人的权利的“本质公有”的文明世界,必然能够进入到每一个人的智慧生产力的认识自然的知识生产,改造世界的价值生产,创造自然的财富生产,成为知识产权、智慧产权、财富产权的人的权利的本质公有的产权社会;即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财富存在方式的人的权利,我们才能够称为是“本质公有”的产权社会形态;也是我们通常认为谁生产和创造的知识、价值和财富,就是谁的产权权利的人的权利的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这样的每一个人的智慧能量本质特征的产权权利,才是公有制社会的社会基础。虽然每一个人的智慧生产力有差别,也会形成每一个人的生活条件的差别,但不会形成所谓平等和公平的共同贫穷,也不会形成天赋人权的产权垄断,丛林法则的社会权力垄断的贫富天壤之别的人的权利,因此才会成为共同富裕的人的权利的产权社会形态,也与表象特征的私有制社会完全不同了,而是能量本质特征的公有制社会形态了。自然世界的表象特征的“自然公有”,是每一个人的自然权利的“公理”;文明世界的本质特征的“本质公有”,同样是每一个人的产权权利的“公理”。只有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人的权利,我们才能够称为是“自然公有”和“本质公有”的自然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区别。

显然每一个人的产权所有权的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人的权利,就是马克思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共同富裕途径。因此,共同富裕必然有其本质特征的产权信仰基础,产权生产生存方式的理论基础,产权人权的每一个人的权利的人性基础,而进入人的智慧生产力,决定产权利益生产关系,产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共同富裕的产权社会形态。正是人类的每一个人,把不属于人类的自然世界,认识、改造和创造成为了属于人类的文明世界;因此,文明世界的能量本质特征,也就必然是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人的权利;这样的每一个人的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人的权利,必然也就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我们也只有在马克思理论基本原理的视角,在人类文明基础的视角,在人们文明原理的视角,来解释和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来实现共同富裕的产权社会形态。因此,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的和希望,也是人类共同前途和命运的共同目标和方向;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以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而别无它途,也是产权和产权社会最终能够代替资本和资本社会的唯一途径。

我们从当代资本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产权利益中,已经可以理解人的智慧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已经可以解释产权利益经济基础的本质特征,已经可以明确产权人权的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本质特征问题。因此,在当代的资本生产方式之中,能够产生出“非资本”的生产者产权利益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伴随着人类知识体系的增长和积累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伴随着人的人力价值规律、体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进入智力价值规律、智慧力价值规律、创造力价值规律的进步和发展,伴随着产权利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步和发展,必然导致资本生产方式向产权生产方式的进步和发展,共同富裕的人类生产生存方式,也就能形成为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产权社会形态。

我们可以认为,当一个人去控制智能机器来生产出剩余价值的产权利益所有权形式,这已经不再是资本生产方式的劳动剥削和剩余价值垄断的事情,而是产权生产方式的人的权利的产权所有权的事情。人类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生存方式,也就是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生产生存方式,剩余价值的产权利益也就能够成为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一位生产者的产权利益的生产关系。因此,表象特征的生产条件私有化,与本质特征的产权条件私有化,并非是相同性质的私有化,而是具有一部分人的目的和利益最大化实现方式的私有化,与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公有化的本质区别。虽然在当代仍然是资本生产方式占据生产生存方式的主导地位,但也已经无法回避人的智慧生产力,成为产权利益的人的权利的实践真相,因此而产生着“非资本”产权生产方式的实践事实。“非资本”产权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已经体现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产权财富存在方式的人的权利的社会基础问题;正是这个人的智慧生产力的产权生产关系,能够成为产权经济基础的每一个人的权利,而奠定了共同富裕的信仰基础、理论基础、人性基础的产权基本原理。

上一篇: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 陈一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