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什么是农业?什么都可以是农业!

什么是农业?什么都可以是农业!

什么是农业?什么都可以是农业!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农业,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是超市里的水果,还是菜市场里的蔬菜,甚或粮油市场的粮食?这个答案也许会随着地域不同而有区别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农业,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是超市里的水果,还是菜市场里的蔬菜,甚或粮油市场的粮食?这个答案也许会随着地域不同而有区别,但大部分答案恐怕都会集中到人上:锄禾日当午的农民,年底讨薪的农民工,街上仓皇逃窜的小贩。这种近乎固化的印象,正反应了农业的一个本质属性:农业不仅是第一产业,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_农业社会的特征_农业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在工业社会以前,农业的崇高地位无可动摇,以食为天,务农为本。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每年都要在先农坛亲手扶犁,耕耘五色土。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规律,成为人们的生活逻辑也是很自然的事。农业成了一种隐喻,成了人生指南。即使现在仍然有一些内蕴农业思维的金句在给予我们力量,比如一番耕耘一番收获,或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农业是一份耐心,播下种子,默默等待,等待他发芽成长,开花结实。电影《霍元甲》里面有个镜头,人们插下秧苗,站直身躯,静静的站在田里,似是在倾听扎根的声音。映着青山绿水,雾霭朝阳,美的一塌糊涂。

农业是一份成长,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从小体量的个体,到大而不倒的组织,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学生,到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江湖大佬,这样的思维普遍适用。著名的管理著作《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中译名《基业长青》,就是用的这种隐喻,那枝繁叶绿、还能收获果实的,不是农作物还能是什么?股神巴菲特以价值投资称誉世界,其实也是这样一份小农思维,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等他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成长即生命。

到了工业社会以后,传统的农业思维逐渐变得不合时宜。这边投一个鸡蛋进去,那边无数的肯德基出来,这才是工业精神。长周期、不可控的农业,不再那么可接收。农业从主体地位上退下来,逐渐变得固步自封,把自己限定在种植养殖的小圈子里。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也可以说农业没有进步。农业的边缘地带变成了工业,但农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扩张,反而甩掉了边缘,向着自己的中心后退了。这种结局,即来自于外部人员的思维投射,也来自于农业思维的自我认同与强化。

而今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快,用揠苗助长都不足以形容其兴起的蓬勃,就像揿下按钮点燃了烟火,刹那间一片繁华,根本没有成长的时间。这样一种营养过剩的态势,就像江河湖波里爆发的红藻蓝藻,一夜之间就可以遮蔽江河。农业的缓慢与低效,一方面是农业自身的特性决定,另一方面却是来自于思维认知。农业思维成了束缚农业发展的枷锁,改革也就成了必然。传统农业的优势在于生长,瓶颈也在于生长。当水肥地热达到了自己的上限,那么打破它。以开拓之精神,辟未知之疆土。

什么是农业?什么都可以是农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信手拈来皆可种地。只有首先打破农业的固有思维,农业才能昌盛繁荣,农民才能文明富强。

上一篇: 处罚丨迄今为止罚没金额最大的社会团体处罚案件处理结果公布
下一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