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每个月固定给你父母工资基本把你控制住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思维误区……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每月不用给父母工资,钱自己存着,你会去干一些什么事呢?抛开你会不会,能不能存钱这一点不谈,感觉你也不太像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有了经济支撑,你想怎么让时间走的更有意义呢?无论有没有想过,你都可以试着去做一个这样的假设。如果可以的话,和你的父母商量一下,允许你自己一些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
比如你说支教,你想去做支教,是想获得什么呢。比如说帮助别人脱离困难等等,助人为乐。可是这里面有一个思维误区,你想象的支教生活和实际的支教未必等同。之前我在知乎?还是微信群中听闻有的女生体验支教生活,但是洗澡的时候被人偷窥,很没有安全感。当然这可能是部分地区如此。这其中有许多信息盲区是不为人所知的。所以常常我们会说有的人总是片面地看待事情。因为信息不完整。或者说我们个人到底需要什么信息是被蒙蔽的。如果你提前知道这一点,那么你有可能就不会去了。当然我只是假设。每个人都有做人底线,有哪些信息是会触犯我们的底线,那就要留意了。
换一个角度,从社会角度,我们对社会是没什么贡献的。什么贡献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我们所做的,都很可能湮没在浩瀚的社会运转中,缺了我们,社会还是会运转。并不会停滞不前和加速。就我个人理解 社会的本质是需求与交换。每个人都有需求,人与人之间因为需求而产生关联。我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讲,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能拥有满足别人需求的能力。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从马斯洛需求分析来看,需求好像全都概括在里面了,夸张地讲,任何需求都逃不过这个框架。
浅显一点地说,比如各种各样的app,都是因为有人有这样的需求,而且需求量还蛮大,那么有需求就有市场,各种app应运而生。
游戏多种多样,是因为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所以需求也不一样,于是各种各样的游戏出来了。
有人有需求,你满足了他,就能获得报酬。当然抛开纯粹个人兴趣无私开发某种app,不求回报,这同样属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那么如果是你,你要怎么满足别人的需求呢?那么职业就来了。
把别人想要的东西——也就是成果,产品交付给对方,这就完成了利益互换。在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这个制造产品的过程是由少数人或者很多人完成的,当然你也可以一个人完成,想象一下你想要一把剑,你马上就要,越短时间内越好,但人家铁匠铺就那么小,做一把剑的时间肯定很长。而且根据技艺的高低不同,完成时间同样有长短之分。铁匠铺就是一个小机构,也可以看做是小公司,公司要运转,总得有订单吧,工人要给薪水吧,钱从利润里拿。做一把剑都这么慢,能做几个订单,钱是肯定很少的 工资也付不起。看,比较好理解吧。
这也是社会为什么要分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把完成一件事和制作产品的过程不断地细分,给更擅长的人做其中一部分,然后流水线就出来了。
现代社会很多职业都基本是不断重复的日常,这也是分工。
当然,虽说有的工作的确不重要,不过能做到极致,那也是蛮厉害的。
从客户角度来看,你做什么我并不知道,我只要成果。客户未必看得到你的努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去做一些有即时反馈的事,也许可以增进你的自我价值感。
好像扯多了……嘛,说完就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