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话在历代皇位之争中得到完美贯彻和落实,“土木堡之变”所牵涉的两位皇帝更是亲测这句话真实有效。
帝位之争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明英宗朱祁镇九岁继位,宠信太监,他的好朋友王振。当时明朝北方边界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部族,瓦剌。其首领也先借贡马向明廷邀赏。替明英宗打理政务的王振没有给予也先使者预期的待遇,也先便以此为由发兵攻打山西大同。
王振力劝朱祁镇御驾亲征,仿效明成祖亲征蒙古,建功立业,青史留名。鼓动得少年天子热血沸腾,仿佛看见自己凯旋回师,于千万人中光芒万丈。完全忘记了锦衣玉食滋养的龙体半斤八两。王振也是被自己的无知给坑了。没见过战场上的流血漂杵就以为皇上发个威对方就跪倒一片。王振还突发奇想,顺路回老家把皇帝给乡亲们秀秀,让他们瞧瞧自己混得多风光。走到一半,又担心大军踩坏了自己田庄的庄稼,于是将士们又莫名其妙地原路返回了。
一山不容二虎(一山不容二虎是什么意思)
这支无战术无计划无组织,看起来像游山玩水的大军投入战斗,结果可想而知。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文官武将几乎死绝,王振被愤怒的部将锤杀。明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
明英宗虽然政事不靠谱,但是性格讨喜。在瓦剌当俘虏人际关系处理得如鱼得水,和瓦剌高层称兄道弟,瓦剌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还经常向哥哥请求放还明英宗。
话说明廷,听闻皇帝被俘,军队溃败,城防空虚,朝廷上下惊慌失措。生死存亡之际,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危为安,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六月,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代皇帝总管政事。九月,受太后谕旨,朱祁钰即皇帝之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定年号为景泰。这一措施表明明朝丧君有君,决心共赴国难。
十月,北京,瓦剌大军兵临城下,扎营于西直门外。时任兵部侍郎于谦无惧强敌,身先士卒。他亲率一支军队出城,紧闭城门,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壁立千仞,剑由心生,明军军心大振,五天激战,逼退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灭顶之灾解除,明廷有了新皇帝,朱祁镇人质的功能也丧失了。瓦剌决定把他送回去,引起大明皇室内斗。正巧,景泰帝朱祁钰派人前往瓦剌探查情报,瓦剌就让使者将太上皇迎了回去。脑补一下这两兄弟再见面时的场景,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各怀心思,就是不知道演技怎么样。不过,从后面对待太上皇的方式上看,他可能连戏都懒得演。
瓦剌的这一招,确实起到了不小的效果。朱祁镇被迎回以后,朱祁钰大为不悦,他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当中,长达七年。在这七年里,朱祁镇可谓过着非人的生活,门外不仅有锦衣卫严加看守,甚至就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送进去。曾经年轻气盛的大明皇帝,一朝竟落魄至此,其实也不冤,谁让他对个无知谄媚的宦官言听计从呢。
可能连太上皇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咸鱼翻身,重归帝位。这就是“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朱祁钰重病一场,令朝堂人心惶惶。由于他没有子嗣,万一他死了,大明王朝就没了继承人。其实他原来有儿子,当了皇帝后,朱祁钰就废了英宗的太子朱见深,立了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只是这个新太子没这个命,死了。如果另立藩王就容易埋下靖难之役的隐患。
当时,担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的于谦面临两难局面。朱祁镇夺门是政变不假,但它却是经过孙太后承认的“合法政变”,一旦于谦发兵,朱祁镇一脉将无法保全,就连朱见深也要受到牵连。如果按兵不动,作为当初力挺朱祁钰即位的手握重兵的将领,他清楚自己的下场。但在自身生死存亡和国家利益面前,他选择了后者,保全大明社稷。
朱祁钰躺在病床上,盘算着明天上朝,交代后事,跟于谦等人商量立储一事。只是,他没机会了。当晚,政变爆发,凌晨时,朱祁镇已经重登皇位,发号施令。当听到前宫擂鼓时,朱祁钰还以为于谦造反,他做梦都想不到,被自己软禁了八年的朱祁镇,会走出深宫,复辟了。
夺门之变的结果,朱祁钰莫名其妙地死去,于谦被抄斩于市。于谦用生命演绎了他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土木堡之变再到后来的宫廷权力争斗,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夺门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夺门之变发生以后,明朝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朝廷动荡不安,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于谦,秉持“社稷为重,君为轻。”而朱家两兄弟权力争夺你来我往,你死我活,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上演了一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戏码。所以,《明史》评论夺门之变说: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