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成语想必大家对它都并不陌生吧!它可谓是伴随了大家从小到大的所有考试,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免不了要出现它的身影。即使是今天的公考依然少不了它。而在公考中不仅仅是言语理解会考查成语,就连我们的判断推理也会考查它,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那么你觉得成语会以何种形式进行考查呢?是考查它的意思?还是考查它的用法?大家想得对也不对,这些考法确实会出现,在类比推理中确实会考查成语的意思。比如:大同小异:大相径庭,就是在考查这两个成语的反义关系。但公考中对成语的考查却不局限于此。
小编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愚公移山:王婆卖瓜。大家观察这两个成语,它们两个真的可谓是毫无关系,但是类比推理中又要求大家找到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也就是小编要带着大家了解的——语法关系。语法关系就是我们小时候学习的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主宾关系等等。那我们回过头来观察这两个成语,“愚公移山”中“愚公”是主语也就是动作的发出者,“移”是动词也就是谓语,“山”是宾语也就是动作的承受者。“王婆卖瓜”中“王婆”是主语,“卖”是动词也就是谓语,“瓜”是宾语。这两个成语都是主谓宾结构,这个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做一道例题练习一下吧。
东施效颦近义词(东施效颦近义词反义词)
(2013年广东省考-55题)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A.弄巧成拙∶囫囵吞枣B.杞人忧天∶庖丁解牛
C.邯郸学步∶东施效颦D.凿壁偷光∶田忌赛马
第一步我们观察题干就会发现,“愚公移山”和“郑人买履”都属于主谓宾结构。再来观察选项:A选项“弄巧成拙”不是主谓宾关系,排除;B选项“杞人忧天”和“庖丁解牛”均为主谓宾关系;C选项“邯郸学步”不是主谓宾关系,排除;D选项“凿壁偷光”不是主谓宾关系,排除;因此这道题选择B选项,你做对了吗?
各位小伙伴们在看到成语时不要只考虑语义关系啦,在发现两个成语既不是近义词也不是反义词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语法关系哟!最后小编预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更多备考资料:「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