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考试了,很多同学在纠结要不要看一些论文,到底如何看论文?
小核桃看来,在考试之前,大家一定要研读一些导师论文以及热点事件相关分析文章。因为这些选题可能就是你考场上的答案。
我们的微信公号今天起推送专栏“论文研读”,与你一起研读论文。
今天推荐丁柏铨老师的一篇论文《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与舆情研判》(《天津社会科学》,2013.6),非常好的介绍了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特点,辨析了舆论与舆情的差异。这次推送前半部分: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所体现的新的变化。
下一期推送是这篇论文的第二部分,关于舆论与舆情的辨析,以及舆情研判的内容。
(一)自媒体及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自媒体’应该定义为:利用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还包括wike,SMS,可摄像手机,在线广播, P2P,RSS等)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那些个体传播主体。”应当说,将“个体传播主体”作为定义的属概念未必准确和恰当,但定义中的种差部分还是基本可取的。笔者认为,自媒体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凭借传播高科技, 具备一定条件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利用手中握有、可以由自己支配的媒体,相对自由地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是指有电脑或手机; 能上网;会操作。
至于说自媒体时代,它当是一个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媒介时代。任何人都不可低估自媒体被广泛 使用所产生的非同寻常的影响。自媒体甚至在相当 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舆论格局。我们知道,形成舆论的要件有二:一是有对相关信息的披露,这是形成舆论的原材料;二是有众多的人据此发表意见,这是舆论之所以成为舆论的关键。以往披露重要公共信息的重任主要由官方和新闻传媒担当,是否发布信息,发布何种信息,何时发布信息,如何发布信息,在上述问题上,官方和新闻传媒都是慎而又慎。这无异于在舆论的源头上实行了严格控制。而在发表意见的环节上,官方和新闻传媒则通过设置议题和议程的方式,实行舆论引导和对舆论进行软性控制。 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前,由官方对社会舆论进行掌控,相对容易。而进入自媒体时代以后,由于几乎人人手中都握有自媒体,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引发舆论,舆论源头呈多点化趋势。
(二)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与此前的舆论格局相比,有许多相同处,也有不少相异处。
从舆论主体方面进行考察。民众、新闻传媒及官方均为舆论的主体,这是前后一贯的。因而,今天仍然存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官方要做出比以前更大的努力,新闻传媒 则应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从舆论客体方面进行考察。舆论的客体以前是现在也依然是“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 争议的社会问题”。舆论关注社会问题,是为其天 性。在这方面,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有变化,舆 论的客体本质上是前后相同的。
从舆论周期方面进行考察。舆论的过程都呈现为一定的“生命周期”,又总是可细分为开端——发 展——高潮——余波这样几个段落。必须指出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有些舆论自开端至高潮,非常迅速,历时短暂,发展过程中会几起几落;但倘若对其过程进行整体考察,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段落感和周期性。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毋庸置疑地发生了诸多变化。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首先,舆论主体的地位有所调整。所谓调整,具体而言是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公众由原来的接受 信息时的被告知者——几乎是一切重要信息的告知 对象,转变为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者。由公众中的 某些成员向政府和新闻传媒发布某些重要信息,这 些信息不可能由政府批准发布,或获准在新闻传媒 上首发。如媒体入罗昌平通过发微博实名举报问题官员刘轶男就属此列。
二是公众有发表意见、参与舆论过程中的跟进者,转变为某些重要议题议程的设置者和发起者。在上述两个转变中,公众在舆论中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每每成为重大舆论事件的引爆者。社会舆论的积极参与者,自媒体所提供的平台和空间,不仅是舆论的“集散地”(这些舆论往往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而且常常是社会舆论的“发源地”(显现出了无可取代的巨大力量)。
与此相对应的是,官方和官媒在舆论格局中有 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官方并不掌握议题和议程设置的主动权,相反受到民间舆论 的“倒逼”。而新闻传媒中的主流媒体,原本稳居主流地位,但在自媒体时代,其主流地位绝非一劳永逸。到目前为止,一部分主流媒体已被边缘化;而在 特定情况下,网络媒体包括自媒体则已居舆论中心 的位置。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有例证。当然,主流媒体避免被边缘化,经其自身的艰苦努力也是可望做到的。
其次,舆论内容的主题有所变化。在以往的舆论中,主题是党和政府所倡导和强调的主旋律。在官方和新闻传媒的舆论场域中,这一点始终未变。 但是通过自媒体反映和表达出来的民问舆论,主题则是多样化的,其中更多体现的是公众的利益诉求 和公众对社会生活中负面内容的抨击。人民网评指 出:“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 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而此前,在官方和官媒的语境中,由人们“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受到严格控制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最后,舆论事件的频率有所增加。近年来出现的“舆论事件”是指舆论本身构成的事件或由舆论酿 成的事件。此概念所指代的对象,与自媒体密切相关。如果不是借助于自媒体,舆论格局中不可能出 现那么多可以称之为舆论事件的事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一项数据显示: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一年中,由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制造的全国舆论热点就从8000个激增到90万个1。当然,舆论热点并不就是舆论事件;但无可否认,尽人皆知、令人历久难忘的舆论事件在舆论热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三)自媒体时代舆论格局所呈现的特点
第一,公众在舆论格局中显得更加重要。
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公众中的每一个具体个人,作为公民,固然有着较为充分的言论自由;但要利用媒体资源来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毕竟不那么容易。公众中只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人享有在媒体上进行意见表达的权利。道理很简单:媒体资源是稀缺资源。自媒体的盛行,打破了只有少数人才能支配和利用媒体资源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使原本稀缺的、可用来广泛迅速地传播信息和意见的媒体资源变得不再稀缺。由此,公众名副其实地成了舆论的重要主体——不仅是在特定舆论的发展阶段作为主体而存在(是舆论的跟进者),而且在舆论的形成阶段也具备了主体的身份(是重要信息的披露者、引入瞩目的议题和议程的发起者及设置者、某些产生重大影响的舆论的主动引发者)。应该说,使公众获得舆论重要主体的地位,这是自媒体对于舆论格局重构的一大贡献。
第二,社会舆论格局中出现碎片化的趋势。
自媒体的主要传播形态是博客和微博客等。公众以个人为单位,用博客和微博客的方式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呈碎片化趋势有其必然性和某种合理性。后者在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时,进行过甄别、筛选、梳理、整合,充分体现出条理性和层次感。而使用自媒体的人士,披露信息前不一定经过严格的甄选、鉴别,发布时也未必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相关的背景,有的只是提供简单的情况甚至只是线索。而在发表意见时,往往是有感而发,点到为止;抑或是兴趣所至、任性发挥。我们不能要求自媒体 的使用者,个个都提交调查性报道和鸿篇巨制。有必要指出的是:舆论格局中的碎片,往往也包含着很有分量和价值的成分。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第三,社会舆论呈现多元而又复杂的状态。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掌握了自认为有必要披露的信息,持有着自认为有必要为他人所知晓的意见, 那么,通过点鼠标和摁按键,就可以引发社会舆论。 因此,社会舆论呈多元化状态在情理之中。不仅如,民众还通过自媒体深度介入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不时出现与他人相左的观点并与之交锋。舆论状态之复杂,可谓前所未见。其实,舆论状况复杂并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意见得到公开表达、情绪得到发泄释放,比将有杀伤力的意见和极端不满情绪深藏于心,更利于特定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工作。
第四,众声喧哗成为社会舆论的常见景观。
得益于自媒体所提供的帮助,公众进行网络问政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十分方便。对于各类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发表意见和表达诉求。由此,众声喧哗必然成为社会舆论的常态。笔者始终认为,舆论是存在不同形态的。就某一议题形成了“共同意见”,这仅是一种舆论形态,而且未必就占据主导地位;未能形成“共同意见”,而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另一种舆论形态,也时常可见。在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表现为众声喧哗,这更是常见现象。它是后一种舆论形态在新的传播技术条件下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第五,社会舆论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控制。
社会舆论愈发变得不易控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政治开明、社会昌明是重要原因。人民民主较之前有所扩大,公众的言论自由有所保障。人们比众以个人为单位,用博客和微博客的方式披露信息 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自媒体条件下就更是如此。社会舆论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公众利益 诉求。由于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 严重,一部分群体和个体的经济利益被侵蚀或被剥 夺。他们当然会在舆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 外来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在带来异国优秀文化的同 时,也带来了某些糟粕。这些也会在舆论格局中有所体现。当然,与移动互联网相联系的自媒体,体现了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它必定会助推舆论格局中 不易控制因素的增加。特别是公众引发舆论和参与舆论,已变得易如反掌,这就更加增加了舆论的不可控性。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舆论不易控制并非舆论失控。这里是两个概念。不易控制意味着同时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经过努力最终实现了有效控制,这当然有待领导者、管理者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潜心思考和研究,更加用心、上心、费心。不能指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闻风而动;需要做润物无声的舆论引导工作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最终未能掌控社会舆论,造成人心散乱、社会混乱的严重局面。这恐怕不能一味抱怨社会舆论难以驾驭,领导者、管理者应多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
第六,舆论引导要取得理想效果难度陡然增加。
在自媒体时代,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中,各种信息和意见兼容并包。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缺少信息和意见,而是信息泛滥、意见杂陈。自媒体带给使用者 的,是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带给他人的,既有 信息、意见极大丰富的一面,也有良莠不齐和真伪难辨的另一面。官方和官媒要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就要进行信息的及时而权威的发布;如有必要,还须针对公众的疑惑就信息做好解读工作;所发表的意见,应确有高人一筹之处,又具有足够强的说服力。 而不是将重要信息捂住,不予公开或不愿充分公开,在信息公开方面令人失望;也不是发表意见尽做官样文章,惯用官腔官调,从而令人生厌。
在自媒体时代,典型报道、成就报道有认真加以改进的必要,否则难以奏效。程式化的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历来受到诟病,不进行大的改进,则难以进入受众视野,更难进入其心智。党政机关和新闻传媒所进行的议程设置,如果不紧扣民生问题,不 回应公众关切,则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如鱼得水、异常活跃。他们借自媒体发表的意见,常常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公众的心声,道人之想道而未道,因而颇受公众推 崇。贬低意见领袖及其意见,不是明智之举;视意见 领袖为“异见领袖”则更不可取。但要能容得下意见 领袖,对领导者、管理者而言,这并非易事。意见领袖的言语常常并不“温良恭俭让”,而是出言犀利、语带讥讽。在此情况下,领导者、管理者需要平和地、 冷静地面对意见领袖的挑战,从容地、大度地接受他们提出的正确和合理的意见。这也许是一道坎,但是必须跨过去。领导者、管理者应当有这样的政治智慧和大度雅量。
其它专题
更多热点请点击本公众号菜单栏“年度热点”。
想要查看导师论文?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导师论文集!
【2018考研绿皮书·2017新闻传播年度热点理论解析】
资料怎么样?都有哪些内容?本公号回复“热点”即可获取资料预览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