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人类社会即将恢复母系社会

人类社会即将恢复母系社会

人类社会即将恢复母系社会基因检验对婚姻制度的影响

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演化到父系社会,那么未来的社会将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呢?我的答案是人类社会将重新恢复到母系社会。

从母系社会演化到父系社会经济逻辑

人类为什么会从母系社会演化到父系社会?一种常见的答案是因为在初民社会,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活动,而女性主要从事的是采集活动。因为男性的狩猎活动的报酬不稳定,而女性的采集活动的报酬比较稳定,因此,人类是靠女性的采集活动才能生存下来。但这种逻辑并不符合经济理性,具体的分析见本书《在母系社会,男性的生产率低于女性?》章节,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既然生产率并不构成母系社会的理由,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在初民时期形成母系社会呢?答案就在于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不得不以很多男性共同劳动养育很多女性及其小孩的群居(群婚)方式来维持族群的生存。因为群婚,小孩子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但小孩子一定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因为父系传承不明确,实施的是母系传承,即母系社会。

尽管从概率上讲,任何一个男性,无论在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基因得到传承是一样的,但在母系社会,基因得不到传承的风险更大。在一个族群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一个男性可以养活一个或多个女性及其后代后,为了降低基因延续的风险,男性开始垄断一个或多个女性,即人类社会进入了专偶制婚姻制度,父系传承也因基因关系的相对明确而得以实施。

在传统的观念中,父系传承的婚姻制度下,女性的地位开始下降,男权对女性进行了全方面的压迫,比如要求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门蒙面;裹小脚;要求女性三从四德,等等。事实是否如此呢?

上述现象在传统的父系社会的确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压迫。原因就在于在专偶制下,婚姻对男性是显失公平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男性并没有办法保证婚姻内的孩子一定是自己的。从契约的角度看婚姻合同,其实是两性之间的一个相互承诺。男性对女性承诺:“我会和你一起养育小孩子”,女性对男性一个承诺:“我所生养的小孩子是你的”。男性是否遵守承诺是可以被低成本的发现,女性的承诺呢?对于男性而言,养错小孩子意味着基因延续的中断,这使得除非女性给男性发送明确的信号,表明小孩子的确是该男性的,否则,男性会拒绝抚养小孩。三从四德、出门蒙面等仅仅是女性向男性发送的一个信号:小孩子是你的,你可以放心的抚养。

因此,在父系社会下的专偶制婚姻制度安排,仅仅是男性保证不养错小孩子以保证自己基因延续的手段。

基因检验与母系社会的复兴

基因检验将全方位的改变人类的婚姻制度。

在存在基因检验的情况下,男性为了保证基因延续,未必需要通过婚姻。即使婚姻不存在,小孩子的亲生父亲也没有办法逃脱抚养小孩的责任;即使婚姻存在,不是亲生的小孩子,法律上的父亲也不需要承担抚养小孩子的责任。这使得婚姻制度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作用,保证小孩子是自己的功能的丧失,婚姻制度的经济理性消失,婚姻制度也将趋向于瓦解。

从现在的司法实践看,中国,或者讲华人社会的婚姻制度瓦解的速度会远远快于欧美国家。下面我们以一则在世界各地均曾发生的真实案例为例说明之。

一个少女(下面用A来表示)和一个男性(下面用B来表示)相爱了。因为某种原因,A不得不与B分手,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男性(下面用C来表示)。在结婚前几天,A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了B。在婚后不久,A和C就生了一个小孩子,但他们过得并不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A和C离婚,并嫁给了仍然爱着自己的B,小孩子留给了C。随着小孩子年龄的增长,C发现小孩子并不像自己,而像B,于是就做了基因检验,发现小孩子是B而不是C的。于是C就向法院提出解除父子(女)关系,并要求A对其进行损害补偿的民事诉讼。对于这样的案件,如果你是法官,会如何判?

从中国的司法实践看,多会基于血缘的理由会支持C的诉讼请求,而在欧美的司法实践看,多会基于保护小孩的理由反驳C的诉讼请求,这意味着婚姻制度在中国其实已经实质消亡,而在欧美,仍会延续一段时间。

对于婚姻制度是有道德的还是没有道德,婚姻制度的消亡是好事还是坏事等规范性问题,本文不做讨论。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在专偶制婚姻制度瓦解后,将出现什么样的社会。

我的一个大胆的预测是,人类社会将恢复到母系社会,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性基因延续难度的角度入手。具体理由如下。

男性的生殖资源丰富,甚至丰富到无穷的地步,女性的生殖资源则较为稀缺,这使得在一般意义上,母亲会比父亲更爱孩子(母亲比父亲更爱小孩的另一个理由是,母子关系明确,而父亲则较为不确定)。既然母亲更爱自己的小孩子,那么在未来不通过婚姻制度养育小孩的情况下,小孩子更有可能是与更爱自己母亲一起生活,而不是和父亲一起生活,传承也更有可能按照母系,而不是父系进行,因此,母系社会而不是父系社会,更有可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主导型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社会走向一个循环。在小孩子的父亲是谁缺乏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是母系社会;尽管信息不完全,但仍具有比较足够信息确定小孩父亲是谁的情况下,是父系社会;在信息是完全的情况下,也是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还有吗_母系社会普遍存在过吗_为什么会有母系社会

上一篇: 发达国家和地区预防与减少青少年犯罪社工特点
下一篇: 其实资源就在你身边——浅谈社工如何链接资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