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无臻小史,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母系社会人人平等,存在了35000年,为什么会被历史所淘汰?
从马克思、列宁到毛主席、邓小平,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
近20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伟大先驱、仁人志士,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帝国主义压迫的人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实现一个人类的终极目标而奋斗:
那就是人人平权、人人平等。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进入21世纪,人们对这个愿望的追求似乎更加迫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籍、文章中,都提到了那个消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已经达10000余年的“母系社会”。
因为似乎在那个遥远的母系社会制度下,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乌托邦似的“大同社会”。
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在我们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对原始母系社会的介绍,大概意思就是那个时候的所有食物、资源都是平均分配的,人人平等,也不存在任何的剥削和压迫。
那么,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母系社会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社会制度,为什么会被父系社会取代呢?
实际上,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我们初中的课本之所以会这样一笔带过地介绍母系社会,原因其实是母系社会的太多真实情况“不适合小孩子了解。”
比如像当时社会广泛存在的“群婚、乱婚现象”,混乱不堪的性生活,以及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的血腥“猎杀和蚕食”等等。
母系社会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很长的,大约持续了长达35,000年。在距今约50,000年前形成,约15,000年前结束。
而之所以存在这么长的时间,主要原因是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其缓慢。
接下来,我们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母系社会真的是人人平等吗?
母系社会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
在那个时候,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主要靠两种方式获取食物:采集和渔猎。
显然,靠这两种方式获取食物来源都是极不稳定的,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是有剩余了。
既然没有剩余,就根本谈不上剥削。
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为了保证不被饿死,只能选择抱团取暖,被迫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是一种“被迫的平等”。
加上那个时候性生活的混乱,人们往往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样的分配方式下,女性的分配权就体现出来了。
另外,也是因为资源稀缺,导致人们既要抱团,可是这个团又不能抱得太大。在母系社会中,一个家族部落,平均只能维持在100人左右。
这样,就势必会有部落冲突,尤其是在饥荒年月里,为了食物经常会大打出手,而战败的部落,所有成员都会被杀掉,甚至吃掉。
由此可见,母系社会所谓的平等,只是“一个家族部落成员之间的平等”、以及“被迫的平等”。
二、为何母系社会最终被历史淘汰?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就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到了距今约15000 年前,人类渐渐熟悉了一些自然规律,掌握了一些自然知识,开始种植小麦,驯养家畜。
从此,人类步入了农业社会。
在农业社会中,男性在体力劳动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
因为大量剩余资源的产生,私有制出现,以前那种“被迫的平等”必然会被打破,进而被淘汰。
而现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已经极大地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男性在体力劳动方面的优势,也已经不再明显,似乎父系社会也正在走向尾声。
那么,取而代之的,又会是什么呢?
自然不是那种原始的“共产主义”。
所以,人类文明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也不应该在历史中去寻找慰藉,而应该看向更加美好,有更多可能的未来!
看到这里的朋友,麻烦给作者点个关注,谢谢~
我会努力创作更好、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作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