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
且让我们来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柯震东吸毒被捕时,粉丝在其微博留言:“你依然是我的男神,不管你吸不吸毒”,“我们一直在。如果你能痛改前非,我们依然爱你!”
柯震东微博截图
同样的事件,当套用到李代沫身上时,画风陡然一变:“吸毒真可耻!”“永远不想见到你!”“傻了吧!进去了吧!”
李代沫微博截图
有网友总结道:帅哥吸毒就喊加油,丑男吸毒就挨骂,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更曾见人调侃道:古时候男子上门提亲,风流英俊,姑娘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
如果长得丑不满意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
古时候英雄救了美女,如果美女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
如果不满意就会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做牛做马,报此大恩。”
颜值即正义,这难道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吗?
今日所讲,不愿再就大家已有的明显感知一把抓、重复一遍日常都有的对美貌的切身体会,却仍说不出人类爱看脸的原因为何。
所以,不妨尝试到理论层次,来对“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吗”有一个深入而清晰的解剖。
诸位请看:
第一部分: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么?
当“颜值”上升到学术领域,被称作“外貌吸引力”。
何为外貌吸引力?指个体理想的外貌形象及其引发的愉悦情绪体验。
人生经验似乎早就告诉我们,相较于外貌平平者,外貌吸引力高的个体往往能够得到更积极的评价。这有什么依据吗?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2013年调查显示,拥有排练面孔的CEO在商人第一天以及进行兼并、收购等大动作时,能够给该公司的股票市场带来更好的成效。
不仅如此,那些帅气的CEO出现在电视荧幕时,也会为他的公司带来更多的股票收益。
迪昂等人在1972年就曾将这种现象称为“美的就是好的”效应。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凯伦·迪昂、艾伦·波斯切特以及威斯康星大学的伊莱恩·沃尔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美的就是好的”这一刻板印象的存在。
实验要求大学生参与者观看3张陌生人的照片,并对这3位陌生人的人格特质、生活质量、事业成就进行评分。实验结果显示,相貌出众者更受欢迎,事业更成功,家庭生活更幸福。
丹迪保伊等也在1975年进一步在实验条件下模拟招聘选拔过程。
30名男性本科生和30名男性职业面试官作为评分者,对分别贴有外貌吸引力高和低的应聘者照片的简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论学生还是职业面试官,都更偏好外貌吸引力高得求职者。
此后,在人事选拔领域,大量研究重复了这一实验结果。
在中国,曾经也有一篇名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美貌经济学”:身材重要吗?》的论文在网上走红,论文称:女性体重每增加1千克,其工资收入会下降0.4%;身高每增加1厘米,女性工资会提高2.2%。
图片来自知乎
看来,这个世界看脸,确实是有一定实证依据的。那么,为什么爱看脸呢?接下来从三个视角,究其原因,为大家在理论上作一番揭示。
第二部分:为什么爱看脸?
1.认知心理学视角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看:人们对外貌吸引力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认知、观念或预期,往往将外貌吸引力高的人与积极的特质和能力联系起来,反之亦然。并且会根据对方外貌吸引力的高低采取不同的行动。
这个不难理解。在于陌生人会面和交往的初期,我们自然地会更倾向于与面目更美好的人进行攀谈,认为他们更友好更和善;
在面试选拔中,面试官也容易对相貌出众的应聘者留下深刻印象,认为他们综合素质更强。
认知心理学
2.进化心理学视角
达尔文认为:人类择偶时会选择那些被认为能够更好繁衍后代的伴侣。
而外貌是生殖能力、基因质量、发展能力和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志,未来能够繁衍更多的后代,人类会偏好外貌吸引力更高的配偶。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一点不难理解了。人的天性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男性更加注重伴侣的外貌。
进化心理学
3.认知神经科学视角
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来看:大脑的特定区域会参与外貌评价的认知加工,当人们在评价面部的吸引力时,腹枕、前脑岛等区域的神经活动与面部吸引力的程度是相关的。
这些区域在个体感知觉得加工、学习记忆和情绪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神经科学
看到这里,果然,这个社会确实看脸,而且看脸的原因在理论上也成立。所以如你我这般普通人难道就要绝望了吗?
不,接下来的部分内容,我重点想要传达给大家的,是怎样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外貌这件事情。这也是我撰写此文的最终目的。
第三部分:这是个只看脸的社会吗?
不是的。这同样有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1.进化心理学的另一视角:
老话常谈“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这是有依据的。异性所关注的特质往往正是同性竞争的重点。异性眼中的“西施”,往往成为同性口中的“狐狸精”。
由于男性对外貌的偏好和关注,女性会排斥美貌的同类;男性则更多地未来地位和资源而竞争。
当被同性评价时,外貌吸引力反倒会成为一种弊端,特别是双方都是女性时。
2.经济学视角
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商品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感是递减的。
这一理论非常好理解。通俗来说,举个例子:当你吃到一个包子时,觉得异常美味,所以还想吃第二个。但是你会发觉,随着吃包子的数量增加,美味程度似乎在下降。
何止包子,世间美食莫不如此。想想是不是这样?任凭再美味的东西,吃的次数多了,也不复初遇的惊艳。
当你喝水解渴,伴随着喝的水量的增加,它带给你的效用一定是递减的。
这个现象几乎适用于世间万物,美貌自然也难在例外。
再美的人,日久天长,也就习以为常,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何况,身为凡人,任谁都不能做到随时美艳不可方物。
李敖当初拜倒在著名影星胡因梦的石榴裙下,曾说:“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 ——因——梦。”
但与胡因梦离婚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有一次胡因梦上卫生间忘了关门,于是被他看到她便秘的模样,女神形象俱毁,他有些难以接受。
当女神走下神坛,你会发现,她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胡因梦
3.人格特质视角
低自尊的人,由于自我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更易受到威胁性社交事件的消极影响。因此,相比于高自尊的人,缺乏自尊的人更倾向于回避威胁性的社交环境,将貌美者视为威胁。
于是,这可能会给美貌者的社交环境形成莫名的阻碍。“美到没朋友”一说,真可能存在。
4.工作性质视角
应聘者性别和职业类型不匹配时,美貌并不能够给应聘者带来优势。
对于男性化职业,比如管理岗位,貌美的女性应聘者并不具备优势,受到雇佣的机会反而更低。
这是因为,不只与外貌吸引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应聘技能和特质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有关。当外貌与匹配度南辕北辙时,高颜值反倒成为绊脚石。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冰山模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自我形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
5.普通人外貌的评判基准
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通俗来讲,特别好看的人很少,特别丑陋的人亦不多。大部分不过你我这样的普通长相的普通人。
所以,美貌的威胁并没有那么突出。这个社会是不是看脸,对大部分人的影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当今时代中,有这样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丑男”开辟出了大好江山,比如马云,比如高晓松,比如罗永浩。这时,你还会觉得他们的颜值有关系吗?
总结:
漫漫人生路,美貌是一时的敲门砖,但实力才是永久的通行证。
作家李筱懿曾说:
美貌与才华都只是个系数,这个系数乘以阅历、智慧、性格、勤奋、自控力、教育程度之后,才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拿到的真正得分。
此句实为中肯。
这不禁让人想起《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即是“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除正方列举诸多外表重要性的例子之外,连反方也坦然承认颜值的力量。
但是,他们进一步补充道,自我包装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改变愿意学习,这个市场会给你千万种回应:改发型买衣服化妆整容……
因此,看脸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肤浅的东西定比深层次的东西更易得。
不是说外表不重要,只是在它与其他因素的对比中,由于它本身的肤浅性和易得性,使其他的精神、品质和才华就显得更难得可贵。
所以最后反方赢了,因为他们不只看到了表面,还更远的看到了深层次的观点,直戳本质。
正如《奇葩说》里那句话:我们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包装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没有自我提升和持续学习的意识,那才是失去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谨以此文与君共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