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设有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女性学系、金融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院系部。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2个专业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女性学2个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目前正在根据妇联改革要求对机构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
一、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简介
为响应国家切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经过多年沉淀后,社会工作学院于2016年3月成立。社会工作学院由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社会学专业教研室、综合实践教研室和研究生教学教研室等四个教学教研室组成。
目前招收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本科学生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生438人,硕士研究生29人。社会工作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团队获得了国家级、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社会学专业旨在培养女性社会学专业人才,并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学院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二、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三、中华女子学院2021年社会工作考研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复试推荐阅读书目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3)专业领域书目:
妇女服务领域:《妇女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李玺主编,2008年09月出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
妇女维权领域:《妇女法学》, 法律出版社出版, 2015年出版,李明舜,林建军主编。
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领域:《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第二版,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妇女发展领域:《妇女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李玺主编,2008年09月出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
四、复试分数线
2020年共计招生90人,普通招考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6分,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考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67分。
五、2021招生人数
六、中华女子学院社工考研2021年真题(回忆版)
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2. 社会控制
3. 社会性别
4. 社会工作
5. 倡导者角色
二、简答
1. 社会工作专业分析人口老龄化
2. 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关系
三、论述
任意选择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女性角色分析其需要和社会工作提供相应服务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网络支持
2. 家庭社会工作
3. 参与观察法
二、论述
1. 小组工作治疗模式的优点
2. 社区工作“地区发展”模式经验概括
3. 实地研究特点
4. 儿童成长特点
5.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区别
三、案例分析
1. 农村妇女带两个孩子 分析需要与问题 制定策略
2. 问题儿童学校的老师 指定小组工作策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