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与本质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涵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准是不断从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态过程。继承和弘扬我们党立党执政宗旨,在实践中发展、创新和丰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经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为纲,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与“五位一体”的整体视角入手,纲举目张。
第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的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全面和完整的全系统,全系统内各子系统及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下,发展经济是基本点,完善基层民主是至高点,加强社会建设是民心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凝聚点,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全面”体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理想和目标。
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也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民族最高利益的最有效的制度保障。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之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立党立国的基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定义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捍卫、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的是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治理模式、文化影响力和科技支撑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及结果,是站在全球视角,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审视,现代化程度可以从经济模式、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文化影响和生态文明状况等五个维度去衡量与实现。
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体系,完善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二是不断改革和创新现代化的经济体制和劳动生产方式,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优质资源办大事的优势,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现代化建设增速加油。
三是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大数据社会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台,为人民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美好生活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服务。
四是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化及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五是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提高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度,不断增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承载力、修复力和循环力。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五位一体”全系统现代化的驱动力和手段,利用科技创新和进步成果为人类造福的水平和效果,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强国,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必然选择,别无他途。
第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的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发展自由;实现民富基础上的强国梦、民族复兴梦;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梦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表征,具体应该表现为,具有强盛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军事实力,稳定的政治环境,突出的经济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领先的科技水平,健全的社保体系,优质的教育系统,高度的文化认同,利他的价值认知,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在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富裕、发展自由,解决好国内问题,以富民为基础实现强国目标的基础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第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在构建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时已经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走发展道路的根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根本和目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理解和升华。
02
人民当家作主是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以人为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现代化强国,直至实现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道路曲折而漫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斗争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是实现伟大理想和最终目的的唯一途径。沿着这一正确路径前行,当前需对以下问题有所突破。
第一,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重点是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有效参与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共事务决策和社会公益服务的制度体系,这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难点,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难点。
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未来30年,健全参与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共事务决策和社会公益服务的制度体系,仍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点。
如赋予居(村)委会法人地位,降低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注册登记门槛,听取直接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和建议,培育包括物业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成为社区生活服务提供的重要主体,扶持城乡民办托幼养老机构发展壮大,广泛建立和发展城乡社区自助互助组织,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关系,实施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选民报告工作制度和专职驻街(乡镇)听取民意制度,推广民生政策的第三方评估制度等,最大限度地听取民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高质量参与,实现当家作主与有效自治。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设服务型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资源与服务本质的关系、依法行政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政府包揽和群众参与的关系、精细管控与精准服务的关系。
正确处理权力资源与服务本质的关系。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以服务之心,做服务之事。用真心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用真情温暖人民群众心灵,用真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依法依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将政府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不等于“一刀切”。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法规框架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需要大爱和担当,必须坚持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既要依法又要有情,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正确认识政府包揽和群众参与的关系。治理理念下的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群众和政府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不是政府单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要求更高。只把群众看作是服务对象而不是重要参与者的认识,具有很大局限性。光靠政府提供服务,也很难实现群众满意。只有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满意。
正确认识精细管控与精准服务的关系。治理精细化是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强大支撑,对传统管理方式、手段、制度、机制、内容、途径等提出的新要求,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工具理性发展的表现。
针对工具理性的局限,至少需要在五个方面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强调精细化:
(1)必须以政府治理精细化为基础,首先是制度体系和组织安排的精细化;
(2)必须以社会责任精细化为前提,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边界及职责;
(3)必须把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社会公益服务精准化和专业服务精细化作为重点;
(4)必须把治理基本信息精细化作为前提,从城乡社区基本信息精细化入手,建立精准的社会信息大数据系统;
(5)必须在尊重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采用合法、合规、合理的技术和手段采集和整合信息,保护公民隐私。
第三,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差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如何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已有成果?完善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妥善协调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
完善社会公平正义体系既包括以恰当的公正理念设计收入分配、就业、社保、户籍、医疗卫生健康、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司法、教育、市场竞争等一系列制度,也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必须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康养休闲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部署,将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第四,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就业难、上学难、入托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等诸多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难题,为人民创造幸福安乐的生活条件。
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紧缺,托幼机构严重不足等带来的老百姓入托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难题,成为近十几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不仅百姓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破解这些难题,首要的是政府治理思路创新,解放思想,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和市场积极性,根据不同需求,在保基本的前提下,促进建设不同层次需要的幼儿园、学校和医院,构架层次清晰完整的社会需求供给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提供远程优质教育和医疗服务,是解决现有优质资源不足的重要思路和技术手段。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价值实现的不二途径。就业也是衡量社会活力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疫情带来的产业形态变化引发的就业形态变化,为扩大就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契机,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形成的公益性服务岗位,正在成为就业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带来的新生职业在疫情期间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前景,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业态不断产生。
第五,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彻底消除贫困,防止因病因灾返贫致贫,以创新和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为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让美丽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最为突出,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确保脱贫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起踏上新征程,同步实现现代化,必须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在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继续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的有效途径。
深入推进脱贫后的农村产业革命,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大要素”缺一不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市场思维选择产业;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用先进技术推动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多渠道筹措产业扶贫资金,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在产业革命和利益联结中进行系统布局等,都是需要近5年大力推进实施的举措,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反映后小康社会发展的动力足不足,效果好不好;考察减贫脱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是否可持续、可复制、可发展;关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亿万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的、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实现民富国强最终的检验标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未来中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下的高质量发展,将不再是为了单纯追求发展的发展,而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权益,维护人的尊严”为根本宗旨的发展,是全面实现人民福祉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章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0年7月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与途径》(微信有删节)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程萍,苏州大学客座教授 康世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