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伟力

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伟力

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伟力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是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中共深圳市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由各社会科学团体组成的人民团体

■ 郑承军张迪

提要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需要我们奋力践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和脉,总是在润物细无声地提供着奋斗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背后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深远的意义。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二字,并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充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文化工作至关重要。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凝聚起磅礴的思想伟力,将对各项事业的突破与发展起着强劲的支撑作用。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精神家园中拥有丰富养料,不断给我们的灵魂予以滋养。

体用贯通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种种磨难,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首先看到了俄国十月革命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而对该学说进行研究、宣传。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是将这一科学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指引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入中国不过百余年,但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却极为广泛而深远。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初开始就明确了自身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的树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反过来也必将收获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1925年,郭沫若先生写了一篇小品文,题目为《马克思进文庙》。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充分发挥浪漫的想象力,描绘了理论巨匠马克思进入文庙,和千年思想家孔子对话的场景。两人的对话精彩纷呈,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作为一种外来样态的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方面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古代先贤设想的大同社会,都体现着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谐社会的向往。还比如,马克思所主张的辩证法和《周易》《道德经》所体现的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不谋而合。这些都说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观点,理应成为我们推进文化工作的最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学说,也是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当中,体用贯通,继续绽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动力来源。

守正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肥沃的土壤孕育出繁盛的文化根脉。数千年的悠悠岁月中,传统文化的光芒一直在绽放。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过去不甚了解,那么也无法更好地走向未来。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需要我们走进、认识、传承。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曾经出现过灿烂文明的古国基本上都日渐衰微,然而中国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依然在蓬勃发展,文明也一直没有中断,这充分说明传统文化旺盛的内在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确保其长久延续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这样看待人与自然的思想观念,还是“民为邦本”“为政以德”这样治国理政的理论学说,抑或是“修齐治平”“兴亡有责”这样处理家国关系的原则标准,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怀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不同要素的文化并非相互孤立、格格不入,而是相互交融,汇聚成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如果一种文明样态封闭守旧,即使一开始再繁盛,最终也会变为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可言。中华文明的开放和包容恰恰显示出其自信的底气,也是其一直绽放光辉的重要原因。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从外界汲取养分,才能始终保持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具备创新的特质,才能一直源远流长,延续至今。而要使其继续绽放新机,则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不同文明交流的平台,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友好交流、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继承民族的根和魂。

一以贯之坚持党领导文化事业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一直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新时代文化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作为“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之一;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具体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

这些思想理论创新既有着对文化工作的宏观统筹,又包含对文化工作的具体指导,成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化事业取得全方位进展。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凝聚社会各阶层共识,守住文化主阵地;大力保护文化遗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的文化需求;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冬奥会、亚运会的举办,向全球展现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包容;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获得观众点赞,故宫、敦煌的文创产品,非遗项目的体验受到游客的肯定与喜爱,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独特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动情地说过:“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让人为之动容,也充分映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待文化工作的使命和担当。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历史时期,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新时代,唯有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工作方能展现新气象和新作为。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需要我们奋力践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和脉,总是在润物细无声地提供着奋斗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背后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深远的意义。

(郑承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

上一篇: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必考重点!
下一篇: 墨家思想为什么会衰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