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总是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健康幸福之美好愿望,但由于风险的存在,我们常常是无法达到这样的状态。某种意义讲,人类社会就是一种风险社会,人类的发展史也可以被视为一部应对不同风险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也总结形成了不同的保障制度。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社会风险的急遽增加,原有的保障制度难以继续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保障萌发、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为应对社会风险、促进和维持社会稳定和和谐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其健全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人口等多重转轨并行导致中国的社会风险也进入了一个凸显期,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年老风险、疾病风险、失业风险、伤残风险、生育风险、住房风险、贫困风险、灾害风险等。为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系统,以化解各种风险,最终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壮有所用、伤有所扶、育有所补、住有所居、学有所供、贫有所济、灾有所援”之目标,有利于减少社会震荡,从而社会和谐,民有所乐。
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来讲,它的目标就是保障每一个民众不管面临何种风险都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或者最低生活,从而保证社会的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种内在的属性决定了其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但国内外社会保障的发展改革经验又无一不在证明,虽然这个制度是政府主导的,但它本质上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制度,只有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健全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主动维系这个制度并减少整体的道德风险,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完善,民生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应对。而大学生尤其是交大的学生,肩负着为祖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所以对事关民生亦关乎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了然于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