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过:
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
可见,社会交往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
孩子从呱呱落地起就已经进入了社会,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社交烦恼,比如:
在家里调皮捣蛋,出门就蔫了...
爱争吵打闹,不受同伴欢迎...
幼儿园没交到朋友,很孤单...
朋友闹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幼儿园不合群,不愿意上幼儿园...
不要小看孩子的这些烦恼,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也会影响到学习。
发展社交技能并与周围的世界互动将是他们成功和幸福的关键部分,这甚至比他们的学术成果更重要。
社交是一门掌握成长的艺术,教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和沟通是父母的一项重大任务。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是每个孩子最最基础的能力。
看着宝宝似乎「不太合群」,家长们肯定难免有点担忧,生怕孩子在社交、乃至性格上有什么不足。
但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本身对于社交的概念和需求都不一样。
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
如何与他人相处是一项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心理学家Mueller和Brenner经研究发现,0-3岁婴幼儿之间的交往,更确切来说是一种“同伴相互作用”,可以按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之间的交往主要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同伴本身。他们哪怕在一起玩,在双方眼里也不过是活的物体或玩具。
这个阶段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孩子之后所有的社交发展,都建立在孩子拥有稳固「自我」的基础之上。
在 0~1 岁,宝宝的的社交对象主要是父母家人。他们很喜欢父母的拥抱、亲吻、互动,也热衷于给出回应。
这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能注意到同伴,并对同伴的举动作出反应,有时还会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
当然啦,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仅仅停留在看一看、摸一摸、各玩各的的程度,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同龄的小伙伴,还远没有玩具有吸引力。
所以他们之间最激烈的互动,可能就是抢玩具了...
在该阶段,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进一步复杂,出现了模仿、追逐打闹、角色游戏。
与此同时,还包括了打架、咬人、抓脸、争抢等负面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岁以前的宝宝,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交”这一概念,因此这时候孩子很多看似有问题的情况,比如喜欢独处、不合群等,实则相当正常。
一般到了 3 岁以上,孩子才会慢慢进入合作玩耍的阶段——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乐趣,也有了团队合作、分享等意识,正式地进入社交生活。
如何合理引导宝宝社交?
家长们其实也能发现:3 岁前孩子所表现出的不合群、不喜欢和同伴玩,并不意味着社交有障碍,更可能是孩子还没发展到「想和同伴玩、想交朋友」的阶段。
但这并不等于 3 岁之前的社交不重要。
恰恰相反,3 岁之前这段「前社交时期」,奠定了宝宝将来社交的基础——他们会通过无数次的试探、互动、玩耍,学习日后如何和他人交流。
那,家长能够如何合理引导宝宝,帮助他更好的适应社交生活呢?
首先,有两个共通的原则,各年龄段的父母都需要牢记:
孩子们的相处,难免出现争执,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求助大人。
有的父母一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就情绪上头,却忘了孩子其实有能力去面对。
习惯了父母帮自己出头,孩子会接收到一种暗示:我无力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大人插手来解决问题,而是告诉他们,面对争执可以如何处理。
父母学会退居幕后,孩子们的社交才真正开始。
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当我们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也会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当我们给孩子充分的尊重,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在社交生活中往往也能够照顾别人的感受,发展出宝贵的同理心——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
《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有一个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
“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冲突,嬉笑怒骂构成童年百态。孩子本身对各种体验没有评判,全然经历过,就会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不要强迫孩子,包括强迫她热情开朗、刻意交友和主动分享。
更不要轻易干涉孩子的社交,尤其是对于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大人不必过多插手。
比如最常见的:
让孩子和陌生长辈打招呼,不打就是胆小、不懂事……
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强迫孩子分享玩具……
这样强迫孩子,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反而让孩子对社交产生压力、恐惧和反感,效果适得其反。
家长的作用可以是引导与陪伴孩子解决问题,但绝对不是包办与替代孩子处理矛盾。
孩子的社交发展有他的规律,而且个体都存在差异,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强迫,只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遇到的问题,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
尽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开朗,但一个人的基本气质天生自带,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BBC记录片《北鼻异想世界》里,心理学家EmilyJohnes通过一系列测试,证实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的性格特征就已经显露出来。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陌生环境时,不同的婴儿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活跃兴奋、有的平静淡定、还有的拘谨害怕。
由此可见,孩子的气质类型和遗传因素有关,也是一个人个性的起点所在。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完全没有必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
对于一个本身性格有点内向的孩子来说,强迫他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刻意主动成为人群中活跃的焦点,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对社交更加抗拒。
因此,对于孩子的内向和被动,我们不妨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毕竟,只有接纳他们最真实的样子,才能让孩子在顺应自己本心、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魅力,收获友谊。
成年人的社交世界里,一切规则都可以通过观察和反馈习得。
但孩子对于社交的规则和尺度,是缺乏概念的。
比如,“别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为什么不能打断?那想要表达的时候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更好的做法,是在生活场景里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会有“不能打断”这个规则的出现,被打断说话时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我们可以多和孩子以及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和孩子轮流玩某个玩具等等,亲自示范,言传身教。
同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些社交规则,比如打人是不好的、不能插队等等。
通过这样不断的引导和练习,宝宝在进入社交生活中,就能更快地适应规则,更好地和别人相处。
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每个父母都能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和模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