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
有回应,才有光;无回应,即绝境。
四年前,一位北京高考状元熊同学,在采访中吐露了一段,揭露当今教育背后的残酷真相——当下,寒门难出贵子。
说到考出好成绩的原因,他真诚地直言,是因为父母提供的好条件和环境,为他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他虽没有否定现在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但却天真而残酷地说出了这背后显而易见,却似乎被世人放在嘴边却刻意“忽视”的因果。
更有那现实里一年又一年的冰冷数字,无一不在告诉国人们,“寒门出贵子”这种几率,在当下已经低到连新闻都久不见报道的地步了。
更可怕的是,这条存在当今社会里,可以说“唯一”且相对公平,被描绘为可以改变命运的(高考—上大学)之路,却在残酷的现实里,被挤压成一座可望而难可及的独木桥。
而即便用健康,乃至生命去赌,通过了。
在桥后,等待考生们的,一定是可以让他们出人头地的康庄大道?
湖北,武昌实验中学。
又是一年高考,无数拼命读书多年的学子们,带着改变命运的殷切希望,踏入这里。
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不过为了一次可以改变“穷命”的机会。
夏日炎炎,让等待成绩的时间变得更加煎熬。
女孩王盼,是一名“特别”的农村贫困生。
父亲因为拼命干苦力搬砖,积劳成疾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残疾人母亲,有只手没有手掌。
一家人汗流浃背地在砖厂搬砖一天,收入不过30块。
但就这样,一家人也拼着命把王盼供着读到了高中,送去考大学。
原因很现实,在王家人的眼里(认知里),上大学这三个字,就意味着可以“改命”。(改变命运)
可在眼不可及的背后,她或许永远不会知道,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她如何拼命努力,都注定与好大学无缘。
穷人这般“无效的拼命”,就像一种存在于这个时代的诅咒,炮灰的宿命,就像枷锁,大概率可悲地在他们一出生就写下了结局。
于是,那天满怀希望地去查成绩的王盼,面对着可怜的388分,崩溃地抱着母亲嚎啕大哭。
这个刚好卡在勉强可以上昂贵三本大学的分数,让王盼母女很无力。
可如果不能上大学,对王盼来说,未来只有一条路——打工,不论留在家乡还是出门去都是差不多的结果——继续重复着和父辈一样的穷苦命运。
从小没得到机会读书,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依旧沉在底层的王母,既不甘心,也不想认命。
她想了这么多年,就认一个理——只有上大学,女儿以后才不会再受穷,才有出路。(知识改变命运。)
而拼命苦读十几年的王盼也满腹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了,竟然还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自己太笨、太没用?
与骂她蠢的父亲在饭桌上争执起来,脱口而出的:“你为什么要生我!”道尽她多年来无法忘却的苦痛与知道但仍旧意难平的不解。
都说人人生而平等,那为什么自己天生就要受穷?为什么自己拼尽全力还是考不好?
而这,没有答案。
最后,渴望摆脱贫穷泥潭的王家,还是咬碎着牙决定再拼一次,让王盼上大学。
为此,不惜把脸踩在脚下:
“狠心”地从爷爷、奶奶手里接过他们二老的“血汗钱”;
在厂里办简陋的“升学宴”,只为挨家挨户凑些“礼金”,填补掏空一切去贷款也还欠一点的高昂学费。
就在终于凑足一年学费后,王母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却吐出几句让人听了五味杂陈的话:
“考得好坏都一样,考得好的话也就是,心里开心一点,风光一点。”
可是,这张奢侈的大学文凭,真的能改变她家的命运吗?
镜头的另一边,那个在招生宣讲上,为王盼这样考生们,激情描绘上大学后会有好工作、好出路的王老师。
此时正收拾背包,匆匆离开.......
以上出自2012年,导演陈为军接受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 INTERNATIONAL 的邀请,而拍摄的纪录片《出路》。
虽然,整个系列纪录片,是为了分别探讨贫穷背后的原因,期望以此让世界看到,并共同思考贫穷问题。
但正如这两个只看起来就充满窒息感的片名《出路》一样,一个人如果不到几乎没得选的苦难绝境,又怎么会说出想要“出路”这两个字?
出生农村贫困家庭的王盼,代表的其实就是身处国内教育底层,永远被当做数据分母其中之一,占大多数,被社会“放弃”的穷人。
然而,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又让他们其中一部分得到基本的教育。
说句不知好歹的话,俗话说的“仓禀实而知荣辱”,放到今天就是“穷而知耻”,这本没错。
但问题在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看似励志而温暖的话,本质上,会让一个穷人知道并开始相信后,却残忍地用昂贵而不对等的代价,把他打入深到可能跌倒一次,便再也爬不起地步。
比起不知道,这种后果,才是所谓“改变命运”的残酷真相。
就像接下来讲述的王振祥的故事一样,这份代价,可能就会成为压倒王家这样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轻的王振祥就职于一所民办的软件教育学校,它面向的招生对象,主要就是那些“小地方”里,考不上一本二本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
毕业于软件专业的他,根本就没有讲师证,他在宣讲会上的激情“演讲”(骗局),全是骗人的话术。
那些在他PPT里极尽描绘的,能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保证毕业就能就职于阿里、百度等一些首屈一指大公司,还有着优渥的学习环境的学校,他直言不讳地向镜头坦白道:
严格来说,我们不是一所学校,我们就是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
什么阅览室啊,实验室....没有一个是学校的,全是百度上找的图片.......
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穿梭于各个县城和村落,用“演讲”为学校招揽学生(生意),收取注册费,亦或成功拉到花费2万一年,去学校读书的孩子。
书是甜蜜的,知识是甜蜜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只有读书才能收获体面的工作,获得高品质生活。
这些在白天讲着讲着都快让自己相信,充满激励人心的话,对王振祥来说,其实会让他有种分裂的痛苦。
作为一个心智正常,有着基本道德底线的男人,王振祥回到宾馆,面对镜头,除了骂自己几句“没良心啊”、“伤天害理”的话,其实同样为了生存的他,能选的工作也没多少。
当初好不容易找到这份以为会专业对口的工作,入职后临到被派发“任务”了,才知道是这么个荒诞到,不仅对这些穷孩子们完全无效、无用,还会让他们家里因为高达几万的学费,而欠下一屁股债的“丧良心”腌臜事。
而公司那堂而皇之的丑恶嘴脸——穷人的钱更好骗,更让他感到生理不适,却难轻易摆脱,说不做就不做,失业或许不会立刻饿死,但下一顿不知在哪里的身心窘迫,王振祥并不想再次感受。
直到这天,他遇见了那个说想上学是因为,不想要自己女儿以后再受穷的王母。
他看着她们母女被演讲里描绘的“改命”未来打动,填了报名表,交了注册费,洋溢着开心的笑告诉他,她回去就立刻为女儿王盼凑学费。
不知为何,他突然感到一阵揪心的痛。
王振祥就这样在王母饱含热情地不断询问中,忍着良心的不安,差点落荒而逃。
是的,当晚,王振祥就再也忍受不了,匆匆收拾背包,离开了。
不久,学校被迫关门,一场教育“骗局”结束了,幸运的王盼只损失了100块注册费,最后父母为她凑足了学费,上了一所专科院校。
这算是个可以期待的美好结局吗?
导演为此找来了“对照组”,一位刚刚三本院校毕业的王超。
这个努力到在校期间就提前一年修完学分,特意多留了时间找工作,渴望收获他多年努力读书的“果实”——改变命运的工作机会。
没想到,这比他预料的还艰难,卑微到什么事都愿意做的他,在人才市场屡屡碰壁不说,好不容易找了一份考核期10天,实习期3个月,却只有1500块的工作。
到头来却发现,他仅仅为了“活着”(房租、三餐、交通、通讯等),每个月就要花不算日用品和其他花费的937.5元。
被生活磨得疲惫地说出“我只是想在武汉活下去”的王超,尽管不辞辛苦总是加班到深夜,努力做好所有工作,却连考核期都没有通过,原因很简单,他连EXCEL都做不好。
这理由可笑吗?这结果荒唐吗?
是的,这就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
既是王超的现实,也是王盼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父母背上可能未来上数年才能还完的债,送孩子上大学,给予改变命运的希望。
到头来,其实残酷的结局早已被固定,写在开头的标题上。
《出路》的另一个更直白而血淋淋的标题是《读书致贫—中国教育热潮》。
现实就是如此,当“知识(文凭)改变命运”这样的教育认知,被当做一门生意,用极致夸大的“画饼”方式,蔓延到整个社会时。
最有身份、处境焦虑,却又缺乏一定常识(眼界、消息来源等)的底层穷人,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案板上待宰的鱼。
越是像王母这样,受教育程度不高,眼界有限,有着对改变命运迫切渴望,却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们,就越会被描绘地繁花似锦的“教育”生意给骗。
即使镜头下,王盼幸运地躲过了。
可是,那让王超这位“优秀”到可以提前修完学分,却没有教给他有用“办公室基础知识”,用奢侈的几万块,浇灌读下来的昂贵大学,何尝不是一种更细思极恐的“造梦”?
知道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吗?
因为受骗的,总是那些限于眼界、智商、疲惫等无解困局里的穷人。
《科学》上曾经发表过一则令人唏嘘的研究结果:
因为殚精竭虑应对各种经济问题需要消耗很多脑力。
这会导致人们在智商测试中成绩下降,并妨碍大脑作出正确决策。
这一结果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何贫穷的恶性循环难以打破。
在片子最后,那根堪比利剑的“稻草”依旧悬浮在他们的头顶。
因为那所软件学校在改名后,很快又重开了,里面又出来好多个王振祥们,奔赴无数小镇和农村,继续着招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