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简述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简答:简述社会研究的目的。(1)探索未知的事物;(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3)扩展已有的知识。简答:简述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社会研究应该尽最大可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简答:简述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1)一方面,社会研究一般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的认识活动。一般说来,任何一项社会调查都不是在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中进行的,而是整个人类认识社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社会研究的时候一般都应该参照前人在相关领域中已经得出的理论,并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社会研究活动。(2)另一方面,社会研究的结果应该上升到理论层次,即要对社会研究中获得的经验资料进行理论加工,形成对相关社会现象的理论解释,从而使调查研究的结论具有更普遍的理论意义,并最终对社会实践有着更广泛的指导意义。社会研究的理论性与经验性是统一的和相互促进的。在社会研究活动中,人们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去确定研究题目、制订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的方案,并对经验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同时,研究者也根据在社会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资料去得出或验证新的理论,以及修改和发展相关的理论。简答:简述集合概念的内涵与特点。(1)所谓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组成集合体的分子可以是同类的,也可以是不同类的。“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2)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即集合体有超出构成其成分的各个分子和亚单位之外的总体特征。简答:简述社会研究的社会性。首先,社会研究的目的具有社会性的意义;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简答:定性研究有哪些特点。(1)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应该重视人的主观性,强凋通过投入理解的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的真实意义的理解;(2)从研究目标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3)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有时电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4)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相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并有时辅之以图片和实物。论述:试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缺点。定量方法优点:(1)能够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因此能够较好地适应当代社会需要随时把握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要求。(2)通过运用统计和数学分析而大大提高了社会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并且讲求严密的逻辑推理,因而其结论更准确、更科学。(3)定量方法还能大大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并能够对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精确的分析。定量方法的缺点:(1)它在每个个案那里获得的数据往往较少,并且是比较表面的,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被调查者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社会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
(2)由于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往往有众多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因此,很难客观、准确地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由于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独特的,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概括,因而也无法依赖数量分析。定性方法的优点:(1)能够深入理解社会现象本质定性方法的缺点:(1)定性方法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2)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3)在规模相似的情况下,定性研究往往要比定量研究耗费更长的时间,并且定性研究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易动员大量的人员参与调查工作,难以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社会研究行动,与定量研究相比,它更难以应用于当代社会中经常需要的大规模的、快速的社会研究。简答:简述定量研究的特点。首先,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量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中。 其次,从研究目标上看,定量研究一般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从复杂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抽象出来加以具体的数量化描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 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去进行调查,并通过被调查者的语言和行为等外部信息去获得有关的经验资料。
此外,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并且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简答:简述定量研究的优点。定量方法的优点在于:(1)它能够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因此能较好地适应当代社会需要随时把握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要求。(2)其次,定量方法通过运用统计和数学分析而大大提高了社会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并且讲求严密的逻辑推理,因而其结论更准确、更科学。(3)最后,定量方法还能大大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并能够对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精确的分析。
简答:简述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确定位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 确定研究性质。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1)确定分析单位。(2)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3)确定调查对象。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1)确定研究方式。社会研究中有以下几种常用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3)设计资料分析方案。简答:简述社会研究选题的过程。选题过程为:(1)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初步选择研究题目。(3)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4)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5)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简答:简述社会研究选题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的意义。(1)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个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2)从研究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3)从研究实践上看,后面各个阶段中的研究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按照选题阶段所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视角及研究方向而进行的。因此,社会研究中的选题过程往往是研究者对一个研究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选题过程的质量对一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简答:简述社会研究选题的过程。选题过程为:(1)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初步选择研究题目。(3)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4)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5)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简答:简述社会研究选题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的意义。(1)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个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2)从研究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3)从研究实践上看,后面各个阶段中的研究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按照选题阶段所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视角及研究方向而进行的。因此,社会研究中的选题过程往往是研究者对一个研究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选题过程的质量对一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简答:简述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确定位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 确定研究性质。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1)确定分析单位。(2)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3)确定调查对象。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1)确定研究方式。社会研究中有以下几种常用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3)设计资料分析方案。
简答:简述社会理论的特点。(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包括日常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等。(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简答:简述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简答:简述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简答:简述社会研究中测量的层次。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按精确度由低到高,测量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四个不同的测量层次。简答:简述测量过程中建立指数的技术。(1)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要求表面效度高,通过相关性检验。(2)指数加权,对某些重要指标赋以特殊的分量。(3)处理缺失值。简答:简述测量的基本步骤(1)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或者说对测量对象形成概念化认识,即“概念化”过程。(2)针对需要测量的概念,构造相应的测量工具,这属于“操作化”的内容。(3)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经验观察,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简答:简述进行语义差异测量的步骤。首先,要确立测量客体;其次.选择3~15组语义相反的形容词或短语,它们应能够显示出测量客体在某个方面的对立形象;再次,准备一份计分表,让被访者对测量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要使每对语义相反的形容词之间含有7~11个评分点。简答:述社会测量中概念化的内涵及原因。概念化是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之所以要进行概念化,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1)概念是人们主观上对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括。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指称事物的概念的含义经常是模糊不清的。(2)有些测量对象纯粹是一种理论建构,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概念定义。
论述:论述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满足研究需要原则。一方面,尽可能地收集所需资料,不要遗漏,以至于在后期分析中遭遇不必要的信息缺失,另一方面,也要求设计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研究目的,将测量指标转换为问卷中的适当问题,提高问卷设计质量,尽量避免设计出缺乏测量信度与效度的问题。考虑被调查者原则。要考虑以下方面(1)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2)被调查者的语言习惯(3)被调查者的文化心理背景(4)避免设计过长、过于复杂的问卷(5)保持问卷卷面的简洁明快。与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原则(1)问卷设计者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是进行手工分析还计算机分析。(2)问卷设计者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主要是进行定量分析还是进行定性分析(3)问卷设计者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是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还是复杂的统计分析。考虑具体调查方式原则如果采用邮寄问卷或通过报刊、网络刊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这类问卷的卷面要更加强调整洁、清晰;如果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重要的是设计适当的调查内容、严格控制问卷的长度、注意提问的简洁。如果是聘请访问员对被调查者进行面访,那么,按照一般的规则设计问卷就可以了。
简答:简述高质量问卷的标准。(1)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问卷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3)问卷适用于研究对象。(4)问卷中的问题少而精。论述:试述问卷设计中问题排序要遵循的一般规则。(1)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例如,个人的基本资料作为一组问题;有关行为方面的问题作为一组;有关态度方面的问题作为一组。或者,采用更细的分组,例如: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教育经历、职业经历、价值观念等。(2)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不至于使被调查者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厌烦情绪,从而不愿继续填答问卷。(3)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可以消除或缓解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