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三农”问题之理论回顾-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

“三农”问题之理论回顾-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

“三农”问题之理论回顾-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1979年舒尔茨与刘易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家,二人在发展经济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是其最有名的著作。因为其在农业经济领域影响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篇幅较小。

1979年舒尔茨与刘易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家,二人在发展经济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是其最有名的著作。因为其在农业经济领域影响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篇幅较小。故将其作为阅读的第一本“三农”问题的纯理论读物。

本人用商务印书馆2006版的中译本,因为是初读理论著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

一、总体感观

1、 浓厚的新古典气息

第一遍通读本书完后,我不得不对其概念界定及逻辑论证感到敬佩。新古典经济学在概念界定、逻辑论证、模型构建等方面作为一名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从概念界定的角度看,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界定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长期停滞的低效率均衡。舒尔茨在论证传统农业要素收益低下(收入流要素价格高)所用的方法深受弗里德曼价格理论的影响。利用最简单的供需模型证明。在论证传统农业的资源已经实现优化配置时,利用各种农作物价格均衡推导而成的。从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方法角度看,诸如减少市场干预,以价格为信号进行生产控制,反对土地国有化。这些理论以及方法论都带有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子。总之,我看到的大部分是在理论上的演绎与推论。

2、 特殊的观察视角

虽然该作品带有新古典气息,但是舒尔茨的部分观察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十分独特。其特殊的观察如下:

(1) 理性农民:农民的“无知”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全,加入给农民充分信息,农民会依据信息理性生产。

(2) 农业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主要注入新技术就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3) 传统农业效率:传统农业已经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并且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4) 农业规模:农业规模与农业产值并没有直接联系(这与美国的大农场和苏联的集体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5) 技术变化:批判了Solow的外生增长论对技术更新论述,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最终体现在要素的更替中以及要素更替带来的成本收益关系。生产要素的质变没有在生产函数中显现出来。

(6) 人力资本:要进行新要素投入,必须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入,让农民能快速接受并掌握新技术。

这些论述尽管有些论点有待商榷例如:(2)(3)等,但不能否认这些观点在当时确实与众不同,尤其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再工业化浪潮之下。

二、内容结构

本书可以分为四部分。这部分将简单摘取除上述论点意外的有争议的论点。

1-4章为对传统理论的回顾批判,并证明了传统农业的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高效率。值得关注的论点是舒尔茨在农业与工业化积累关系,舒尔茨不认为农业能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这是值得商榷的。舒尔茨还认为农业增长的差别体现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质”的差别上。

第四章主要在论述传统农业没有剩余劳动力,这一假说是最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同生产力下以及开放市场的环境下的剩余劳动力确实值得测算。作者利用印度流感的数据证明其观点,本人并不认同他的测算。导致减产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是劳动力造成的。

5-6章采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证明传统农业低效的原因即输入流价格提高(投资收益率低)难以扩大再生产。这一论点是正确的(有可能去通过历史数据去检验)。农业平均收益率低于城市这也是农村要素净流出的主要原因。

收入流就是对生产要素的定价,通过一系列论证舒尔茨得出结论(过程实在没看懂)收入流的供需曲线的交点沿着长期需求曲线,纯投资为0。在第六章中舒尔茨提出了一个观点,资本稀缺会推导出资本的收益高,他可以在向前去想一步即为什么会造成资本稀缺?他认为相对于农业的边际产出来说农业的要素价格较高,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农业难以扩大再生产的原因。舒尔茨还认为资本的质(新旧技术、资本)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差异,但是舒尔茨也没有说清楚新旧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仅仅认为传统农业中的生产性资本占比较大。

7-9章主要讨论农场规模问题和技术与生产函数的关系问题。第八章在否定农场规模与农业增长有关的基础上,论证了专业化、所有制、不可分性以及地租对农业增长的关系。舒尔茨主张国家应成立农业研究机构专门寻找有利于农业增长的新要素,这是十分必要的。在所有制上舒尔茨极力主张居住所有(私有制)他认为只有私有制,经营者才能够得到完全信息和充分激励,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最典型的小岗村到2018年才实现脱贫,接着又实行集体分红制度,所以完全的私有制又会产生“反公地悲剧”(见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在地租问题上舒尔茨与李嘉图和马克思进行争论。本人对地租部分知识比较欠缺,所以待了解后进行补充。舒尔茨认为地租以及农产品价格和农业要素价格作为一种信号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价格能否完全代表信息?农民生产仅仅依靠价格决策吗?在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的背景下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10-12章在下面重点分析

三、如何改造农业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要点是通过引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建设市场化的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率农业。

作者从新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两端进行分析。在供给端舒尔茨认为国家要建立社会化的农业科学研究,重视非盈利机构在降低农业进入成本中的作用,这些都是私人企业无法做到的事情。私人企业在农业中尽力降低生产成本,成本也是指导农民生产的信息。通过上述行为提高农业的投资收益预期。

从新要素的需求端分析,作者认为文化(对新事物的尝试或者抵触)不是影响接受新技术的组成部分。农民在是否接受新技术更加关注新技术的有利性。农民在接受和分析信息时也要考虑成本和收益,接受速度上受教育水平影响。

本书的最后一章舒尔茨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影响。舒尔茨的核心观点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舒尔茨在书中回顾了马歇尔的重要发现:“欧洲式耕作开垦了大量土地,是由于运输的现代化和运输费用下降的有利性”,这很好地解释了欧洲及殖民地在工业革命后初期的农业增长。舒尔茨在这章中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二战后对穷国的援助为什么不如马歇尔计划的效果好?作者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回答的,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穷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穷国追加了大量的物质资本但人力没有跟上。但是答案绝对不止这一个。舒尔茨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提出了一个论断,大地主的政治影响在全世界显然正在缩小,在这现在新地主、新资本已经崛起并影响着全球的粮食流动。

四、感悟与问题

舒尔茨从传统农业出发论证了传统农业的低效率,并且认定传统农业已经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这就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舒尔茨有证明了向农民投资的有利性,以及通过技术变化与生产函数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技术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关系。最后,作者从新技术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分别讨论了影响新技术投入效果的因素。整部作品的理论逻辑十分缜密。

舒尔茨给中国农业最大的三个启示:1、政府不能对农业管的过死,这就是中国农业集体化在后期失败的原因之一。2、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也层出不穷。政府有责任让农民掌握农业在生产、营销的新技术以及经营理念,政府也要帮助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信息,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3、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最重要的是要给予价格支持,让农民能以低成本接受新技术。(现代农业生产中成本的一大部分)

舒尔茨理论在中国的局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中国的特殊国情

中国的小农经济延续至今,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转移出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根据学者估计中国有6亿农民,2亿多农户。根据2017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平均一户承包经营6.1亩耕地,按一户三人计算每个农民平均承包2.04亩耕地,这是中国农业目前发展遇到的最大的硬约束。如此之小的经营面积,如此多的农业人口,中国目前绝对不能盲目推进所谓的“大农场”建设,更不能为了实现“大农场”逼迫农民交出土地的经营权。如此之小的耕地面积能够仅仅通过技术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就能够实现农业增长能够脱贫致富?新中国的农业实践已经告诉过我们了。以上硬约束下也反映出了中国农民多而散的特点。舒尔茨坚决主张实行市场化,让市场决定一切,但是如此之散的农民在市场的谈判能力几乎为0,农民即使能够捕获到市场信息又能如何?

舒尔茨心中的农业是由资本家打造的,中国的农业是一家庭为单位,以代际为分工的半耕半工型农业。农业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一种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在生产的激励机制上是有区别的。舒尔茨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大主要因素-土地。如果王朝出现了无田可分或者分不下去的情况,那么这个王朝就离灭亡不远了。所以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理论上的完美不等于实践上的完美。

(2) 将传统农业视为长期停滞的代表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对于小农经济评价有一条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但是,单个生产单位的脆弱性不能说明整个生产结构的不稳定,每当中国重新出现统一小农经济就会立即恢复,但是小农经济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也是深刻的,这点另做讨论。中国的小农经济能够走到今天虽然现在已经是社会化的小农经济,但是不能不说小农经济顽强的生命力。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长期停滞的也是值得商榷的。舒尔茨在书中一直在提倡在投资的“质”上做改变,但是在书中自己也没有指明什么才是质的变化。农业技术无论中外都是在演进的,技术进步只能解释问题中的一部分。舒尔茨在农业增长的质的变化也没有指明,究竟是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还是农产品产量的飞速提升。

(3) 欧洲美国农业增长的源泉

这里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不敢妄言

1、在城乡关系视角下观察“三农”问题

舒尔茨的格局显得有些稍小,与刘易斯相比他没有从城乡关系的视角下看农村,所以在分析农村与农业时采用的是偏向静态的方法,这也部分解释了他为什么说农村没有所谓剩余劳动力的说法。在探索城乡关系时也没有谁主谁次的说法,自古以来中国农村只要出现重大事变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必须将农村视为一个开放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2、必须读懂农业史、农民史、农村史

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比必须要读懂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小农经济和村庄治理的演变。盲目照搬任何一派的理论都有可能适得其反。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成美国那样的大农场?土地分配和技术的演变都是需要通过分析历史经验才能够总结出来。中国特色在哪?就在中国的历史演化中。

以下是自己提出的问题

1、 高技术是不是能带来低成本?

2、 工业积累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3、 农产品的定价权在谁手里,单个农民即使掌握着低成本技术,价格上不去又能怎样?

4、 农民走出农村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杨德才.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到舒尔茨的思考及其启示[J].江海学刊,2009(02):167-171.

[2]刘明国,贾舒宁.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科学性—兼对舒尔茨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李约瑟之谜的解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02):31-36+59.

[3]黄宗智.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J].中国乡村研究,2008(00):267-287.

上一篇: 人类社会的重新划分,了解当前时代和未来时代的发展脉络
下一篇: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作用与好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