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公元前 202 ~公元 23年) 前202 年,高祖刘邦称帝定陶,是年,迁都长安。西汉历 12代, 220 余年。第一节汉承秦制与修养生息一、西汉初年面临的社会问题 1 、社会积弊自春秋而下五六百年,战争持续不断,短命秦朝的暴政,其国家统一并未带来社会经济恢复。楚汉之争,使得社会局面雪上加霜。社会再生产几乎违法维持。到了汉初,社会凋敝可想而知。一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从生聚上看,人口萎缩,没有人气。经济凋敝,人口流散。汉初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只剩十之二三。?惠帝修长安城,两次征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力役仅得 14万人。京师如此,其它地方可想而知。?BC154 年,吴王刘濞征发全国 62岁以下, 14岁以上男子,仅得 20余万人,平均 400 0 人/县。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2 、异姓王问题楚汉之争以来,分封的异姓王尚有七个。中央直接控制地区在巴蜀关中山西。东方南方广大地区为异姓王据有。后来,刘邦分封同姓王,加上食邑侯国,又形成同姓王坐大问题。据统计,前期国家控制郡 15 个,其中还有食邑侯国点缀其间。
王国 39 个郡。中央控制人口450 万,而王国控制人口 850 万。各王国在政治上处于半独立状态。这一问题花了几代才解决。 3 、外族入侵尤其是匈奴乘虚而入,骑掳南扰,外患连连。BC200 年,刘邦率大军逐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围,险些丧命。西汉前期, 只能对匈奴“约之以婚姻, 质之以盟誓”, 采取屈辱政策。实际上,衡量一个王朝强弱稳固与否,有几个表征:一是民族关系是否缓和主动;一是人口与土地结合是否牢固;一是政令是否畅通;一是是否在前中出现农民起义; 2 那么,如何建立和巩固统治呢: ?围绕三大主要社会问题,即恢复经济(人口以及人口与土地结合问题);发展军事(马); 削藩。?正确指导思想,制定正确政策。?政策连续性。从汉承秦制到萧规曹随。二、“立汉”的指导思想秦朝的灭亡,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汉初社会积弊,对西汉统治者来说,如何重建封建统治,如何恢复社会元气,要求统治者从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中予以反思,从统治指导思想的高度予以总结和更新。一是: 非承秦不能立汉;一是黄老无为思想的运用。 1、“非承秦不能立汉”暴政亡秦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借助战国六国割据旧势力的反作用力而消灭统一秦朝的。
造成以楚国以及其它关东六国故地诸侯在反秦的旗帜下,割据自立,导致动摇刚刚树立的统一政治观念。楚汉之争,刘邦的进步性就在于消灭了以主张分封的项羽等割据势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与当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是可以比拟的。汉初分封的异姓王坐大地方,要化分裂割据因素和趋向为统一集权,必须首先从制度上承袭秦朝——“汉承秦制”。但是,汉承秦制,又带来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汉初局面是: 军功政治、联合帝国、有限的皇权。社会既得利益者是军功授爵阶层。?如果说关中秦人在反秦斗争第一阶段是被征服者,那么,楚汉之争,关中秦人有为刘邦吸收,成为征服者。刘邦麾下极具战斗力的郎中骑是由秦人组成的。一些秦人在汉初成为军功受爵者。?汉初既得利益阶层,主要是军功阶层。这些军功阶层,包括戎马数载的刘邦在内,以马上打天下的姿态和理念治国,如何恢复社会经济,如何重建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乃至如何从政治统治思想高度进行反思总结,显得意识薄弱,亦力不从心。因此,汉初知识分子阶层又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形成“诸子余绪”的局面下,汉初黄老思想被阐发,并为西汉前期统治者所运用。 2 、黄老无为思想黄老学说, “黄”即黄帝之学, “老”指老子的学说。
“黄老之学”在战国时代就已 3 经形成一个学派,它不但继承了老子“道”,且将这种独立的、绝对的“道”,与社会现实、政治统治结合起来,加以发展的产物。尤其吸收了“法家”等其它学派的思想。如齐国稷下环渊等倡导之。因此, 黄老之学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其特征是, 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认为统治者“无为”则民“自化”。所谓“纵民之欲”,“与民休息”,“顺民之情”,“顺流而与民更始”。汉初将黄老思想作为当时的施政总方针(即指导思想)。其于施政上具体体现: (1)遵循旧制,举事无所变更。(2)少干预下事,勿扰民。(3)择吏以“厚重长者”为标准。(4)皇帝带头躬修节俭(5)“轻徭薄赋”,奖励农耕(6)轻刑慎罚(7)与民休息,毋夺农时黄老思想为汉初修养生息政策的制定,统治的连续性,甚至柔化专制集权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汉前期在民族政策上实行羁縻,以及轻徭薄赋,轻刑慎罚,倡导节俭,等等,都是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是对战国以来法家功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