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浅谈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异同

浅谈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异同

浅谈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异同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各类亚文化群体产生并发展迅速,成为新时代文化潮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特点、关联与区别,着重分析亚文化群体生态特色。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各类亚文化群体产生并发展迅速,成为新时代文化潮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特点、关联与区别,着重分析亚文化群体生态特色。

关键词:主流文化;亚文化;特质;规训

文化是人类面对其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基本谋生行为体系和思想体系。文化具有群体性、社会性的特征,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一个群体具备足够多的共同经验,这种经验指导产生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体系就可称为文化。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且能体现在该个体或者群体具体的行为产物上,如衣食住行、艺术表现(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影像,游戏)等。换言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与文化密不可分。

一、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一)主流文化的定义

主流文化是时下官方倡导的,起主要影响的文化。具有融合力强,传播面广阔,社会认同广泛等特点。主流文化是社会传播与选择的结果,也是对社会存在的总括反映,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规定主流文化的内容,以维护社会稳定。如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在维护统治环境稳定的同时,主流文化受统治阶级维护、修缮。故主流文化一直表现出惯用性与通用性。但是要保持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就必须要对亚种文化进行排斥甚至压制。故在早期社会,亚文化的发展受到辖制。人们的人格被禁锢,思想被束缚。单一文化极大的限制了人民对于事物的多角度认知。

现如今,我国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开放广博。不断吸纳国内外优秀文化,海纳百川。不同学派与风格自由发展,相互对话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真正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分层也呈加快态势,各类文化都在其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自己的应有位置。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主流文化不再可能像以往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垄断并强迫大众接受,只有遵从文化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去赢得大众的喜爱。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意识到了亚文化同样具有其特殊的魅力与内涵。

(二)亚文化的形成猜想

有部分学者认为,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生产力得到发展,生活方式也随之变迁。城市由政治、军事的象征,变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文化会存在于那些拥有共同行业属性和经验的职能部门、工作群体及其他组织结构单元中,其构成要素参与并影响个体的观念及行为。显然城市的天然属性符合这一条件,成为新兴文化的摇篮。先进生产力带来的技术变革,导致社会阶层发生重构。催生出新阶级的同时,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混合,产生了新权力话语体系下的,多维文化政治认同。随着社会的分工与发展,企业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整体文化,同时也基于职业群体、产品线、职能、地域和管理层级的不同衍生出了很多亚文化,进而产生了许多具有差序格局的文化认同。

(三)亚文化的定义

亚文化又称副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非普适、非大众的局部文化现象,其相对于主文化或综合文化来说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反映的是部分没有或者暂时没有进入主流社会体系、获得主流文化认可的“边缘”或者“孤独”人群的文化自我认同,是交流代沟与社会结构矛盾的产物。体现为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特定年龄、人群、职业、 社会圈层、生活状态的特定文化形式、内容和价值观。但亚文化同样包含着一些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收编转化成主流文化。亚文化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在社会边缘的一种探索,是新兴文化的发祥地。

澳大利亚学者盖尔德认为,“亚文化群是指一群以他们特有的兴趣与习惯,以他们的身份,他们所做的事以及他们做事的地点而在某些方面呈现为非常规状态或边缘状态的人。” 实际上,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与情感归属的亚文化社会群体能够产生颇具规模的影响力。

二、亚文化群体生态特色

亚文化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故亚文化群体具有两种特质,一是拥有代表性的风格(群体认同的表达方式、处事章程、行为范式、价值观念、道德体系等),二是具有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即与其他亚群区别的独立性,包括个体服饰外观类的形象表现、特定的精神消费品类、幻想概念、特定体验、特定物品、人物、事件等等。由于兴趣共同体、消费阶级等不同,大的类别又可以细化分出许多小的子类型,甚至子类型之间的交叉类型,在亚文化圈子里有具体明确的划分概念)。

亚文化的类型多样,分类明确,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对于事物抱有不同认知的特殊个体的归属感。在宗族影响完全瓦解的当今社会,人们无法从主流文化中取得身份区隔与自我的社会性认同,而亚文化可以满足上述两点。在庞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会下意识强化自我概念,为自己贴上标签,使自己拥有独特的社会属性,起到身份识别效果。这样既可以使他人通过这种属性快速了解自己的喜好,又能够吸引拥有同样属性的人。而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物质保证与精神回报,从而更好的应付来自社会的风险和各种不定性因素造成的伤害。

人们在自我定位,确立身份时总会趋利避害,归依到熟悉的、对自己更有功能性好处的一方,同时主动避让、排斥非己群体,因为人们总会把更多的消极特征、更少的积极特征与不熟悉的非己群体联系在一起。伴随着现代性社会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向,人们的社会交往只局限于工作内部和少数亲友,很少主动拓展新的社交网络。功利性交往居多,情感交往较少;网络交往多,面对面交往少。当人和人的交往以利益为核心,所带来的即是马克思所指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各类繁杂的交往反而显得人愈发的孤独。人们寄希望于主流文化,发现无法获取自主身份与自我社会性认同,同样大众流行文化呈现出松散化、去中心化,很少会存在社会关系结构化、固定化。应运而生的各类亚文化则解决了这一困境。亚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在亚文化圈层中,虚拟社交对现实中社会角色关系的重建、联系与修复意义重大。朋友间的亲密互动,使人沉浸于陪伴与治愈之中。在相同兴趣爱好上,通过聊天群等感情性依附社区,固定社交圈中交往者,虚拟社交与线下社交双线并行,发展为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在“抱团取暖”,不断交流,相互抚慰的过程中,个人的身份得到正面的认同,内心得到满足,焦虑和苦闷得以发泄,获得了暂时的心理平衡,摆脱对社会规训和控制的无力感,得以使自我调试回最契合个人生存发展的状态,实现对生活的掌控感和生命的价值。

而对于整个亚文化群体,他们摆脱了单一话语体系的桎梏,通过建构集体认同,创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审视价值和话语体系,在沟通交流的过程获得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消除了在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内心的隔绝感、无意义感,弥补了群体在现实社会中对身份和地位认同的缺失。斯图亚特霍尔将这种共同身份建构视作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的想象性解决方案,或者说扩张了主流政治文化机器的一个次生场域,集中着被主流文化母体代表性缺失的社群,而亚文化的仪式性建构本质也是一种宣称文化社群主权和边界的过渡语境。

亚文化所反映的心态和诉求是一种温和且具有正功能的抵抗或者是协商。在消解矛盾的同时,亚文化试图为解决社会结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假设的解决办法或思路方式。即使这种方法可能是“乌托邦式的”,但依旧是对强权文化和权力阶层的一种在影响力层面上的“抵抗”。

在符号层面上,亚文化是对霸权和支配文化的抵抗。符号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塑造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实现文化表达,认证自我身份,并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大多数亚文化都是那些尚未获得足够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青少年以及社会中各种少数人群体的文化符号。在互联网媒体兴起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互联网的平台效应,为各种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处于现实生活中弱势地位的群体,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传播媒介,在新媒介语境下,通过网络生产自己的文化符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传统社会秩序所宰制的世界,以此反叛主导文化并企图夺回自己的话语权。

从话语权的角度来看,作为多重传播节点和话语生产者的聚合性体系,亚文化不仅能够产出内部知识和建构认知方式,还可作为文化产出场所,构建具有其文化特征的公共议程、交流场景和话语空间,同时在群体常规议程中置入公共政治属性,使亚文化群体成为整个话语秩序建构的参与主体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亚文化对主流文化机器的反向话语输出,开辟出了新的生存空间,并随着社会环境与客观条件不断流动与重构。

三、规训、反抗与交融

迪克·赫伯迪格曾指出,“当亚文化的形态过于剥离主流路线,对主流文化的正统构成冲击时,主流意识形态必然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整合收编”。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抗争与冲突,实质是大群体利益与小群体或某一阶层利益的抗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在某些组织中,亚文化的影响力可能与整体的主文化相当,有时甚至更强。因此,亚文化被改良和收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互联网时代所具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为亚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缓解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与冲突,并为其对社会运行产生积极意义的发展奠定了稳固根基。在互联网时代,各类亚文化圈层满足了人们的参与需求,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别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共同反映出的是个体以兴趣为核心指引,不断追寻身份归属感和社会话语权,在接纳与创造中实现自我的方式,谱写了新时代文化繁荣的新篇章。这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勇敢者之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消费或者参与多个体系下的文化类型。我们每个个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所处不同环境,具有不同的身份认同,表现出具有不同文化色彩的行为。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与社会意识的改变,文化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变化。要素与结构不适应当前社会环境与客观条件的旧文化将会被遗忘,而具有全新活力、更能有效认知并改造世界的新兴文化将会产生积极的主导作用。开放包容、积极疏导,才能形成主流引导下多元文化之间互动共生的良好局面。人类的文化就如同江河一样,融汇各种涓涓细流后,才能历久弥新,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文潇,郑哲涵.青年亚文化转向主流下大学生价值引领的机遇及挑战[J].新一代,2021,8:19

[2]刘沛玥 段思远.新媒体赋权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达[J].传媒论坛.2021,4(1):6-7

[3]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2-16

[4]魏晓阳.收编与抵抗:青年亚文化传播视角下对"打工人"梗的解读[J].视听. 2021,3:158-159

[5]温欣,吕鹏飞.功能、结构与行动:"社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青少年研究.2021,37(1):41-46

上一篇: 社会表征理论
下一篇: 群体 意味着什么,读《乌合之众》总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