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陈老师打 call
印度,一个号称追赶中国的国家,却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包袱,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拥挤的人群,浑浊的河水,漂浮的垃圾,糟糕的卫生状况,严峻的公共安全……和这些情势相比,不戴口罩引发新冠肺炎大传播,算得了什么呢?印度的悲剧在于,它不仅政治和经济有诸多问题,底层民众也处于蒙味浑噩。
01
随着疫苗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国家逐步偃旗息鼓——然而在印度,它却狂飙突进。据印度卫生部4月15日公布的数据,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创下疫情以来新高。
2月份印度疫情曾进入低谷,日增病例降至每天不足一万人。到三四月份,形势急转直下,日新增病例屡破新高,从10万例猛至20万,仅用了10天时间。观察家普遍认为,印度疫情迅速恶化,和近期的“大壶节”宗教活动有关。 宗教活动引发超级传播,类似的桥段过去一年多曾几次上演,这本不足为奇。但是,当我看到“大壶节”的报道和资料,我还是被震惊了。印度,一个号称追赶中国的国家,却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包袱,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至于新冠疫情失控,只是这个大问题的小小附属品。
02
“大壶节”起源于印度的神话传说:印度教神明与群魔争夺一个大壶,双方大打出手。大壶不慎打翻,壶内四滴长生不老药分别落在四地。从此,四地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大壶节——即每个地方相隔12年举办一次。两条河流交汇处的阿拉哈巴德最为神圣,每12年中的第6年,就会举办一次小壶节。
这样看似平平无奇的节日,却因印度庞大的宗教人口,打破了各种吉尼斯纪录。大壶节是全世界最大的宗教聚会。每次活动期间,1亿至1.5亿印度教徒从四面八方赶来,涌进圣地,跳进恒河沐浴。这个过程持一个多月。最神圣的阿拉哈巴德大壶节,人数最多当天,能有500万人到恒河沐浴。
这些圣地古城都不是大城市(最大的阿拉哈巴德只有一百多万人口),每隔几年,就要接待上亿人前来朝圣,城市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实想开了也还好,因为多数人都露宿街头。他们风尘仆仆从几百公里外赶来,在河边搭起帐篷,过起原始聚集的生活。日出日暮时分,他们跳进恒河洗涤,甚至一饮圣水甘泽。
03
印度教徒眼中的恒河水圣洁无比,能洗涤灵魂,但河里的垃圾却是肉眼可见。人和动物的粪便直接排入,岸边偶尔有人抛洒骨灰——很多人希望将恒河作为超生之所。也有人认为骨灰不利于超生,于是将一具具全尸推入河中,任其漂流。印度天气炎热,那个场面不难想象。
大壶节这样的超级聚会,印度政府自然不敢怠慢。每次大壶节前一年,政府都会拨款修葺河岸和其他公共设施——比如加开火车。活动时期,数万警察会到现场维持秩序。尽管如此,几乎每一次大壶节,都会出现踩踏事故,死几十人。2015年印度政府发布禁令,禁止大壶节活动期间自拍,因为游行队伍中的自拍会滞缓行进,引起踩踏。 拥挤的人群,浑浊的河水,漂浮的垃圾,糟糕的卫生状况,严峻的公共安全……和这些情势相比,不戴口罩引发新冠肺炎大传播,算得了什么呢?参加大壶节活动的印度教徒,压根就没把这次疫情放在眼里。印度政府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这样的形势之下,如果疫情还不爆发,简直天理难容。
04
如何评价印度的大壶节?网上的文青游记颇多溢美之辞,说什么“灵魂救赎”“虔诚信念”,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传统活动充满蒙昧和肮脏,没有丝毫可取之处。
各国传统节日大多源于神话传说,随着进步演化,吐故纳新,传承至今的都是欢乐祥和、家庭团聚的节日。大壶节的起源俗套又无聊,谈不上浪漫、伟大和文学性。“天上打架、神器化物”的传说,现代人听了最多微微一笑,谁会相信“长生不老”的幼稚神话?可大量印度民众就是认为恒河神圣,花费巨大成本跑来洗涤,虔诚祈祷,这让人哑然失笑。 除了大壶节,印度拥有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这些节日充满拥挤、混乱和危险,动不动踩死几十人。印度人似乎习惯了,不以为意。宗教修行者不事劳作,沉溺于对来世的幻想,过着清心寡欲、冥想混沌的状态。这种生活方式不受质疑批判,甚至大行其道,一大批信徒追随。印度神牛在街头走动,人们见之恭恭敬敬,喂饱了再请走,这大概也是世界独一份的奇观。
在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印度宗教还是原始如初,民众如痴如醉,只能说这个国家浸染宗教的程度实在太深了,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印度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处于蒙昧未开化的状态。
05
说到这里,大概会有人说:这样的批判未免过于严厉,文明是多元的,何必用一种标准衡量?一些网上游记谈到大壶节,会采用小心翼翼的笔触。他们盛赞大壶节的宏大,印度人的虔诚,对遍地垃圾和浑水泥坑保持宽容,生怕露出冒犯的态度。在我看来,这种谨慎是可笑的,“多元化”概念横亘在脑子里,让很多人失去了判断能力。
肮脏就是肮脏,落后就是落后。不能在异国宗教情调下,这种肮脏落后就变得可理解。事实上,印度主流知识分子也对本国落后面貌非常不满,近代以来,一直采取严厉批判的态度。印度政府也致力于改造本国“脏兮兮”的国际形象。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修建1亿个厕所,号称解决了印度人露天如厕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大干快上的“厕所革命”有很大水分。 建设现代化厕所,需要复杂的冲水、管道和水道系统,需要大量基础建设。印度“厕所革命”修建的多是简易便池和木屋茅坑,最多是改善让人尴尬的露天如厕问题,印度作为“有味道的国家”,短期之内很难改变。只有持续的经济发展,才能从深层次改变国家面貌。
印度人要迈向现代社会,过上整洁、干净、文明的生活方式,落后的宗教传统注定是一大阻碍。身处印度之外的外国人,就不用急着替他们遮羞了。尤其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过着世俗、理性的生活,将全部精力用于追求财富创造和现世的幸福快乐,这是多大的幸运啊。
06
21世纪的人民要迈向现代文明,面临什么阻碍呢?政府治理失败、官僚胡作非为、利益集团顽固保守、民族主义盛行、经济观念落后……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现代化失败”因素。
印度的悲剧在于,它不仅政治和经济有诸多问题,底层民众也处于蒙味浑噩。印度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全部人口的20%,看起来“扫盲”成绩巨大,可20%文盲率也有两亿七千万,绝对数居世界第一。印度女性识字率偏低,会写自己名字和简单的句子,就算认为是识字了,这也造成印度的识字率有很大水分。
印度庞大的底层人口,精神生活被宗教填充,对发财致富缺乏兴趣。和平时期,他们很难转化成劳动力,动乱之时却极易成为狂热之徒。两三亿印度人民生活在农村,他们是印度迈向现代化的阻碍。用小说《白老虎》(获布克奖)作者阿拉文德·阿迪加的话说,农村是印度的黑暗之地。 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当代中国文盲率低于4%,处于极低水平,而且是历史原因造成(农村老年文盲和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底层人口文化水平再低,也过着世俗、质朴、劳作的生活。他们勤奋工作,守护家庭,遵守法律,与现代生活方式并不冲突。最落后地区的贫困村民,经过简单培训,也能成为合格工人。这样的人口素质,显然是现代化的推动力。
07
读中国的历史,再看看印度,我们有理由感到幸运:中国有深厚的世俗主义传统,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中国的知识传统对宗教生活方式,一直持激烈批判态度。迈向现代化之前,中国几经传统文化反思和批判,对于拥抱现代文明,已经没有心理障碍。在经济腾飞之前,中国已经做好了现代化的思想准备。
反观印度知识分子,他们不曾掀起批判传统文化的文化运动,对落后宗教传统,缺乏一刀斩断的勇气。印度知识界缺乏引领本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担当。印度在宪法上自称“非宗教的国家”,但绝大多数民众都是宗教信徒(包括政府高层)。公众人物可以自称不信某个神(反正还可以信),但如果自称“不信神”,非议本国宗教生活,就一定会遭遇现实的危险。 拿中国和印度相经,不是为了洋洋自得。以外国为镜鉴,是为更好地反思。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国家,能走到现代化这一步,很不容易。可以说,像中国这样有复杂历史羁绊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简直是一个奇迹。其间先贤们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我们一定要珍视。
中国应是文明、健康、活力的现代中国,那些透着腐气、以丑为美、是非不分的审美和观念,该批判要批判,不应该客气。
南京线下活动
沪杭合肥政策收紧,南京会跟进吗?
首位度低、人口流入少,南京潜力如何?
调控频发,2021楼市赚钱机会在哪里?
4月24日,功夫财智会落地南京,等你参加!
◆ 地产教父欧神,剖析南京楼市&下半年房地产趋势,让你不虚此行;◆ 功夫财经大师兄王牧笛,分享当下经济变局及投资之道,助你看清大势;更有现场互动答疑,两位大神1v1解决你的投资难题
不管你是刚需,还是投资;
不管你是炒股,还是买房;
都能各取所需,有所收获。
本次活动限时免费
但名额有限,仅剩300席
扫码报名,先到先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