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形态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成的组合。[1] 经济基础拥有非常广泛的意思,在这里我将其范围缩小为生产方式。总体上来讲,根据马克思的描述,社会形态中包含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中包含了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生产关系,而另外一方面上层建筑主要由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所构成。在本研究中,我主要关注在生产模式指标的定义上也主要采用生产方式作为分辨社会形态的依据,因为他们是更适合于实证研究的。首先生产方式是指一个社会中特定的经济生产系统:为了获得生存的物质,人类采用的共同劳作的方式。生产方式(生产模式)被马克思用来分析经济基础和描绘整体的社会结构。马克思用生产方式来捕捉不同的生产力和生存关系的组合。马克思认为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阶段(组合)构成和维持了特定的一个生产方式类别 (Jessop, 1990)。所以,马克思会将生产方式用作指标来分析社会形态。
[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了以劳动分工与所有制为基础划分出历史中社会各个阶段(不同社会形态)。
Jessop, R. (1990). Mode of production. InMarxian economics(pp. 289-296).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