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这个词,生活里都经常听也经常说,指的是公共的,大家都能用的,一般来说可能是免费的,但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是什么意思呢,有哪些性质呢。
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指的是这样一类物品,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比如我们行走的道路,一旦修好了,一个人走和一百个人走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也走就导致我没法走了;再比如国防,国家为公民提供安全保障,不会因为新出生了一个公民就导致原来的公民无法享受国家的保障。
公共物品概念的提出,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奠定了现代财政理论的基础。
公共物品的性质
公共物品有两个性质,一个是非竞争性,一个是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思是,一旦物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或者说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这个性质和其含义有相似之处,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非竞争性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就是说集体提供公共物品是有好处的,好处在于一旦提供了,所有的人都能享用该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意思是,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者阻止成本是非常高的。这是公共物品的派生特征。正因为非竞争性,所以每个人都能享用公共物品,要么不能阻止某些人的消费,要么阻止某些人的消费要花费很高的成本。
比如一条公路修好了所有人都可以走,如果非要阻止某些人行走,就必须花费人力成本看着该道路。非排他性指出了通过市场行为提供公共物品是困难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