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 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这段话是胡主席在十六届四中全 会上提出的,简单明了的指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也蕴含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然而,社会和谐绝不会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只有在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条基本特征的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其中,社会主义法治应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保障,只有以法律手段来治国理政,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 办事的状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 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法治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调控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法律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 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如果社会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人们就 不可能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冲突和分歧、裂痕。
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 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 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 依法治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但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 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法律的形 成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国为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矛盾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 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 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我国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的多样化,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如果各种利益关系 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以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甚至引 发社会不稳定。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 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生活困难群众给予救助, 就能维护社会公正,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共享社会发展进 步的成果。 依法治国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环境。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就没有相互的 合作和普遍的社会认同,也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 处。法治社会可以创造诚信友爱所需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 友爱地相处。 依法治国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宽松氛围。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依法治国通过法律 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之,和谐是社会发展的至高境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和谐,而 实现和谐社会的推动力则是依法治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加迫切的需要依法治国顺 利进行,也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社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