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5科教论坛青年与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曹雪峰(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表现:在责任观念上,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层次不高;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实践上较为重视享受权利,忽视对于义务的履行。主要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社会不良因素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单一化和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为此,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须从以上方面共同努力。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TU767文献标志码:A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指出:“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主流是健康的。然而,由于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复杂性、学校教育的偏颇以及家庭教育的缺陷等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履行责任能力较差。
在“你觉得缺失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严重吗?”问题上,有20%的学生认为“很严重”,有41%的的学生认为“较严重”,有30.5%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不严重”的占8.5%。表明在大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可以说,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大学生自杀、犯罪等现象都和其责任意识的缺乏有着重要关系,众所周知的药家鑫案就是自私自利、逃避责任的最为典型的案例。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表现(一)在责任观念上,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层次不高“责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其一为“分内应做的事”;其二为“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一部分大学生不了解什么是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均衡,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普遍处于一种“不违反”的消极状态,没有达到主动助人、主动维护和以社会为己任的积极作为的层面。(二)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你认为自己应当承担的首要责任是什么”的问题上,66.2%的学生选择自我责任,选择家庭责任的占22.9%,选择职业责任的占8%,而选择国家和社会责任的仅占5.2%遍存在重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忽视社会理想和国家责任的不良倾向。
(三)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相当一部分学生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以自我为中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缺乏为社会和国家奉献的主动意识和行为。在“当社会责任与你的切身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问题上,有36.5%的大学生选择社会责任,10.0%的大学生选择切身利益,有53.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会如何选(四)实践上较为重视享受权利,忽视对于义务的履行。较为突出的表现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提到社会责任感时,总是强调对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不愿主动承担自身的义务并努力履行,没有正确处理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很明显地存在从认识到实践的脱节,导致缺少社会公德意识,更缺少积极实践社会责任的行为。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原因(一)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当今时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被一些大学生不加分析的借用,使得部分大学生过分地关注自我,而忽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二)社会不良因素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进而把个人遇到的挫折错误地归结为社会不公。同时,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和竞争压力深刻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大学生辨别力较弱更易受到其消极方面的影响。(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单一化。思想素质教育固然重要,可是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扬也同等重要。学校总是希望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做一个完美的人,经常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却很少倡导要学会相互关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对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没有积极性,缺乏责任感。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回报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要大力改善校园环境,塑造良好校园文化,广泛开展责任教育的相关活动,努力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
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吸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服务社会、了解民生,增强大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认同。(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齐抓共管,齐心协力,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净化社会环境为保障,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者简介:曹雪峰(1974-),男,山西太原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教研室主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作者:**峰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刊名:青年与社会英文刊名:Young&World2012(7)引用本文格式:曹雪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2012(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