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劳动社会学复习2.doc

劳动社会学复习2.doc

劳动社会学复习2.doc劳动社会学复资料第 1 页,共 6页第一章结论 1、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劳动社会学复****资料第 1 页,共 6页第一章结论 1、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P12、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P1 3、广义的劳动者是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 P2 4、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 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P25、劳动的社会结构: ①社会横向结构,即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结构分布,包括劳动者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其的变化, 还包括特殊群体——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的结构分布及其带来的问题; ②社会纵向结构, 由阶级、阶层等不同社会层次及其关系构成, 其内部变动和结构间的流动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化、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 P4 6、韦伯主义: 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方法提出的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成及管理方式。他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理性型是科层制,保证其能高效地、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科层制与传统社会组织原则不同, 它力图摆脱一切神秘的力量, 是一种不可逆转、工具理性的组织形式。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②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 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 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P6 7、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1945-1975 年前后; 二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P8 8、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P 17-19 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 文献、访问/ 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部分。②社会统计法是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劳动社会学不只是纯理论的定性研究, 而需要在占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③比较分析法。④参与调查法。第二章劳动 9、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

(与第一章有重合)劳动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①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②经过交换的劳动; ③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 P 22 10、劳动的社会职能: P 23 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11、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P 23 12、三方性结构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P 27 13、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职业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也是人们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 P 39 劳动社会学复****资料第 2 页,共

上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是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下一篇: 以数字技术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