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从提出以后,一直以来都在学界饱受争议。目前该需求理论至少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批评:
1.马斯洛当年的调查研究只涵盖了健康人的需求,而那些罹患精神疾病或者神经官能症的人的需求可能并不如需求层次理论那样清晰简洁。(1)打个比方,一个拥有情感双向障碍或者躁狂症的人可能会把情感需求的重要度放在生理需求之上,如果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可能会做出绝食、自残、自杀甚至其他不理性的伤害自身的行为。
2.很多宗教徒以及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的需求可能会彻底颠覆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些人看来,信仰是最重要的,甚至高过生理和本能的需求。以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沉默》为例,当德川幕府迫害当地的天主教徒时,很多农民很心甘情愿地选择赴死:在他们看来,死亡意味着升入天国,灵魂得到永恒的平静;而活下去却不得不应对官府沉重的赋税和儿女的温饱问题。因此,他们甚至期盼受刑,为信仰献身而解脱。再比如说“圣雄”甘地,中年以后已经基本不和妻子行房,在晚年时为了促成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和解,曾经数次公开绝食濒临死亡边缘。印度存在着数量巨大的苦行僧,他们忍受最恶劣的食物、最肮脏的环境和难以忍受的肉体折磨,只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某种启示和解脱。
3.性满足到底是放在最底层的生理需求还是安全需求上,学界有着众多争议。有些批评认为这种将性需求至于和呼吸、饮食、睡眠同一等级上面似乎有些高估且并不是普世的。而且该理论还忽略了性与爱在情感、家庭等方面的意义。(2)现实中很多女性可能会把爱情以及对子女的爱放到性需求之上,而且每个人对于性的需求强度是有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很少甚至完全不需要性(比如无性恋者)。
4.对尊重的需求和性需求一样因人而异,有的人甚至可以完全不依赖外界获得这种需求。举例来说,很多人的内心世界相当强大,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并不会从对他人的优越感上(显赫的地位、荣誉;逢迎)中获得快感。因此,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尊重、赞扬、轻蔑甚至侮辱,都难以影响或伤害他们内心分毫。讽刺的是——对尊重的需求很难通过外界持续获得,除非人们做到自我接纳。学界对“自尊”是否是一种需求存在广泛争议,有人认为这更类似一种心理状态或人格特质。
5.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6.实践研究表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会随着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而发生变化。一项1981年的研究(3)表明,儿童比其他年龄阶层的人显著更依赖于生理需求;而对尊重的需求在青少年时代是最高的,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而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对安全的需求程度最高。因此有专家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情感需求(或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位置应该相互调换,而到了青年和中年时代这两者将回归到马斯洛模型的位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