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docx 5页VIP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docx 5页VIP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docx 5页VIP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docx,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答:(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答:(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 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 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 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5)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岀为主发展到以 资本输岀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一是: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二是:消极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对近代中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 的可能性,政治等方面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 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 常进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民 族企业。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3、中国各派力量变革中国社会方式的异同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保留中国的封建统治形式,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用以抵御外国侵略和太平天国 的进攻维护封建统治,学习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方面,没有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变革社会的方式是自上 而下的统治阶级改革。

(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变革封建统治制度,主张设议会定宪法,用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改革主要依靠光绪帝的力量,改革方式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大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主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制,制订宪法,实行总统责任内阁制,即以实现三民主义理想,改革方式是辛亥革命,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在文化方面进行改革,彻底动摇封建统治的 思想,例如孔孟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学,胡适主张全盘西化,方式是发动在学术界的变革,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等等,发动新文化运动。相同的是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都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革命派激进派主要是发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实现民主共和ps:太平天国后期的《资政新篇》主要是体现君主立宪的方式,但是没有得到实施4、近代中国各派力量探索国家出路的几种方式及其结局?从鸦片战争开始,1、太平天国,农民阶级,以《天朝田亩制度》为纲领,试图建立一个平均的社会,颁布《资 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但未实施。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完成历史使命!天京事变,起义失败。

2、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失败。3、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兴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失败! 4、维新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主张政治革新,倡导君主立宪制。触犯以慈禧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慈禧重新训政,“百日维新”失败5、民主共和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领导,提岀“三民主义”主张民主共和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 社会,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6、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李大钊等人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影响由为巨大!5、辛亥革命后为何会形成封建军阀统治的局面?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书69-72)失败原因:内部: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外部:列强,袁世凯的狡猾军阀统治;(书69)民主共和触犯封建军阀的利益6、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 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7、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1、根本条件,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中国社会性质,以往探索的失败,中国先进分子处于彷徨中,马克 思主义带来新希望。2、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工人斗争 取得较大发展,五四运动使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3、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促进了其广泛传播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实例。8为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兴起的共产 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岀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9、第一次国共和作的历史意义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奠基阶段一一井冈山时期: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基本形成阶段: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1930 ? 5《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成熟阶段(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岀,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11、国共为何能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名族战线怎样形成的1、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了 "八一宣言",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 标志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初步形成2、.1935年底中共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提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接着毛泽东作了《论反对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的序幕,基本实现。 5、1937年9月 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正式形成。1、日本灭忙中国的计划和实施,日军残酷统治。国共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主义,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2、一二九运动,中国人民要求抗日,3、中共的努力争取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5双方的实力条件和各自的现实利益是合作的基本动力12、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相同点:(1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不同点:(1 )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4 )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6 )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 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 以斗争求团结。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 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13、国共两条不同抗战路线及其不同的地位作用共: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意为,联合一切可连之力量,发起全部的抗日战线)地位: 敌后战场,后成为主战场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敌后根据地一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这种全民族的抗战,有力地威胁着敌人后方,与国民党片面抗战 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片面抗战路线(片面意为,依靠党国,依靠国军,以军队的力量对抗日军)地位:正面战场决心 实行良卫,抵抗暴力”。先后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 次大会战,抵抗侵略。主要有淞沪会战、太原会 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它粉碎了皇军无敌于天下的神话,不仅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 的打击,而 且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作用: 国名党: 抗战初期 主力,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破速战速决的方针。(规模较大的还有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 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3、鼓舞了人民斗志4、博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5、为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国民党的抵抗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而节节败退。

成为次要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把敌后方变成了抗 日的前线。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具体书153)14、国民党为何会迅速崩溃?内部:专制独裁统治,内部意见不合,党派纷争,并未真正统一过。官员腐败,大发国难财。蒋介石用人 不当,重要庸才。军队本身已厌倦战争,士气低落。人民:(第二条战线形成)政治经济危机: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 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岀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第二,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组织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却在日后撕毁条约,发动内战。使人民对其彻底丧失了信心。为了筹措内战经 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 严重萎缩。学生运动高涨“一二一”运动“反对内战,争取自由”,抗暴运动,五二0运动等;人民民主运动“二二八”起义等外部:1、中共为国家和平统一所做的种种努力,抗战时的全面抗战路线,抗战结束后毛泽东勇赴重庆,赢 得了民心,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着人民利益,为国家着想,人民自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抛弃了国民党。2、失去美国的援助总之,国民党政治孤立,丧失民心15、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及其形成:监督执政的作用.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 协商会议的框架下讨论国家方针政策,来监督共产党的执政.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 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补 充书 182,183 )第二、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 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 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 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 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 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 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 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1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09)答: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 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 位。①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 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 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 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7、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1、1949?1952(书 209)2、1953 ——1956(1)通过1953年总路线确立了过度时期的方针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过度指明了方向..(2_)根据一五计划,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通过合作社形式和”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 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1954年全国人大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在政治制度上保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上一篇: 揭秘朝鲜:从历史沉香到现代崛起
下一篇: 解读 | 破除社会流动的先赋性和结构性障碍,创造美好生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