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郑 楠摘 要:社会建设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具体领域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制度创新的方向。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结构;共同富裕 社会建设从工作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改善民生,二是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的目标是希望老百姓生活幸福。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希望社会和谐稳定。它具体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健康以及社会稳定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一)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后,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正在走向从有到好,质量提升的阶段。改革开发 40年来,社会建设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六大之前,当时中国太穷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把蛋糕做大了再说。第二个阶段是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经济发展非常快,老百姓收入涨得也非常快,民生持续改善。
胡锦涛总书记这十年,我国社会建设基本上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阶段,十八大以后,社会建设从无到有已经做完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提高老百姓生活和质量水平,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我国社会建设到底面临的挑战第一,从财富配置结构来看,贫富的差距比较大。30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虽然没超过 0.5,但最高已达 0.491。财富差距的内涵对社会建设的影响很大。如果是三五年的差距,控制在收入层面的差距,流动的差距,就是富人穷人老是在流动,控制在一代人以内的差距,基本上没有负面效应,它全是正面效应,具有激励功能。但如果不是三五年的差距,而是三五十年的差距,不是收入差距,而是财富差距,不是流量的差距,而是存量的差距,不是代内的差距,而是代际的差距,这就难办了。并且任由贫富差距的情况继续延续下去,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个现象。第一,风险会自然而然地累加给弱势群体。他有钱他没钱,一个风险来的时候,明显对于穷人来说,风险会放大,会自然而然地累加给他,这就是所谓的泰坦尼克号定律,风险累加机制。
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改善民生,如果不做的话,第二个现象就会出现,风险会人为转嫁给弱势群体。强势群体得到风险过后,有时候他不愿意承担这种坏处、这种成本、这种风险,它肯定会钻制度的空子,甚至用各种方式把这个风险转嫁给弱势群体。风险除了人为的转嫁,还有可能代际传递。第二,我国人口结构也不是太好。我们的人口数量问题基本上不是问题,人口质量问题也初步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结构畸形化,就是少子化、老龄化、性别比失衡三大基本问题。性别比失衡暂时问题还没有彻底显现出来,主要是比较穷的农村地区光棍比较多,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少子化老龄化问题。事实上,人口结构直接影响的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民生问题。人口结构畸形化,会产生人口结构惯性作用,对民生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我们要注意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分布结构等这些东西。第三,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较快,但还没有定型。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收复台湾等等大家都同意,但具体利益越来越不一致,很容易起冲突。由于阶层在分化,但新的阶层文化又没有形成,一旦出现利益之争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得合法的利益。如果有阶层文化,穷人虽然穷,但是觉得国家对他们也很照顾,衣食不愁,社会地位不高,所以他们应该努力奋斗;富人觉得未来要仁慈,回馈社会,这些文化都还没有发生。
你讲法律,讲规矩都没有用,他发现大闹大给小闹小给不闹不给,所以能够闹得拼命闹,闹了再说。这种利益之争越来越多,很容易走极端。第四是社会心理结构。如果财富配置结构是失衡的,人和人的关系不是很好,阶层文化也没有完全形成,那么一小部分社会成员就会有一些负面的社会情绪,所以有一些人有相对剥夺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我们必须让社会心理结构好一点,要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现在有一部分老百姓有仇富和 丝心理,这些我们都要警惕!所以,我国社会建设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正在走向从有到好,质量提升的阶段。但是资源配置结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心理结构等社会结构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所以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共同富裕来引领社会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理想,也是未来 30多年问题的关键。怎么实现?一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橄榄型结构是共同富裕的结构。首先,政治原因,上层和底层在政治层面闹僵后容易起冲突,打架的人特别少,拉架的人比— 3 6 2 —2018年第 11期山东青年总第 538期万方数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