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马克思理论1-8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专题一》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题)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C)。
A、主要矛盾 B、重要矛盾 C、基本矛盾 D、次要矛盾
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A)。
A、傅某某 B、费尔巴哈 C、费希特 D、李嘉图
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C)。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神圣家族 D、《哲学的贫困》
4.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要求,大会决定将同盟更名为( A)。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社会主义者同盟 C、工人阶级同盟 D、工农联合同盟
5.《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B)。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私有制 C、实现社会主义 D、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判断题(10题)
1.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
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
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
5.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
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
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
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
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专题二》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8题)
1.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构成的( B )是观点。
A、机械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2.“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 )。
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B )。
A、普遍的联系 B、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C、表面的、偶然的、不稳定的联系 D、特殊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D )。
A、主要联系 B、次要联系 C、外在联系 D、内在联系
5.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哲学范畴是( A )。
A、现实与可能 B、必然与偶然 C、>内容与形式 D、原因与结果
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7.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世界是物质的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经过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的发展趋势呈现为( A )。
A、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B、直线式上升 C、直线式前进 D、直线式前进或上升
二、判断题(16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
2.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
3.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
4.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5.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联系(√ )。
6.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7.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哲学范畴是原因与结果(× )。
8.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
9.在哲学范畴中,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是原因与结果(√ )。
10.“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现实与可能(× )。
1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
12.俗语中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同一性(× )。
13.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是质(√ )。
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15.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因素(√ )。
16.唯物辩证法把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叫做“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矛盾(× )。
《专题三》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6题)
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 C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A、政治实践 B、文化实践 C、物质生产实践 D、科技实践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D)。
A、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B、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C、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 A )。
A、感性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4.( C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A、圣人的权威 B、主观验证主观 C、实践 D、少数服从多数
5.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 B )。
A、多维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体性 D、客观性
6.毛泽东在( C )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判断题(12题)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 )。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 )。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专题四》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题)
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 D )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 D、奴隶社会
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A )等思想观点。
A、宗教 B、政权机构 C、政党 D、法庭
3.( A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D、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4.张某某,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 C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农民 B、劳动工人C、知识分子D、剥削阶级
5.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 D )
A、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劳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C、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D、英雄人物创造和改变了历史
二、判断题(10题)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某某、石铲、石某某等石制器具( × )。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 )。
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 )。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 )。
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 )。
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
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 )。
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
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专题五》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1题)
1.苹果、葡萄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对人们是有用的,这种有用性指的是商品的( B )。
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 C、价值 D、经济价值
2.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 C )上下波动。
A、交换价值 B、个别劳动时间 C、价值 D、使用价值
3.在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A )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A、具体劳动 B、个别劳动 C、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4.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是( B )。
A、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矛盾
5.自15世纪末开始到17世纪初,下列哪个国家没有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 D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美国
6.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增殖,它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这个增殖的价值就被称为(B )。
A、交换价值 B、剩余价值 C、使用价值 D、超额价值
7.对于资本家而言,他会把剩余价值的产生看成是(C )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家这样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
A、不变资本 B、生产资料 C、全部预付资本 D、可变资本
8.在生产某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因个别生产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成本,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利润被成为(A )。
A、超额剩余价值 B、一般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相对剩余价值
9.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本积累带来的结果(D )。
A、社会两极分化 B、工人经常性失业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加剧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
10.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以下哪项关于生产过剩的说法是正确的(B )。
A、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B、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 C、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个别资本家生产的有计划性,不会导致生产过剩 D、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11.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 B、个人主义价值观 C、集体主义 D、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
二、判断题(22题)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2.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
3.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 )。
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 )。
6.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 )。
7.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是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 )。
8.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 )。
9.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 )。
10.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 )。
11.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各种形式体力的总和( × )。
1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 )。
1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利润最基本的方法( × )。
14.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 )。
15.某资本家投资1000万元,获得50万元的利润后,将所有利润用于各种消费,从而把再生产出来的10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这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 )。
16.资本家把所赚取的利润的一部分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了扩大再生产,从而能够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积累( √ )。
17.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 √ )。
19.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 )。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将最终被克服( × )。
2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 )。
2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宣称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都具有真实性和全民性( × )。
《专题六》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6题)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变化的是( D )。
A、职工参与决策 B、职工持股 C、建立了福利制度 D、工人大会具有生产的最终决定权
2.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外“输出民主”,进行了一系列争,中东地区战乱不止,许多国家政局动荡,宗教和政治派别冲突不断,致使经济凋零,民不聊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战争(C )。
A、阿富汗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利比亚战争
3.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消极影响( B )。
A、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B、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C、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D、>局部经济波动极易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
4.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其中,不包括( C )。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垄断资本获取一般利润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 B、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C涉及原子能、宇航、生物技术 D、涉及新材料、海洋工程
6.关于垄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和康采恩都是垄断组织 B、生产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C、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一体的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D、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垄断的最高形式
二、判断题(12题)
1.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使得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 )。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
3.2008年,由英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暴露出了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 × )。
4.2016年,反建制派政治人物特朗普入住白宫;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独立候选人马克龙高票当选,终结了法国传统两大政党轮替执政的历史。这一切,都说明欧美传统的精英政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
5.美国***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这说明莱曼汽车这个“全球产品”,是经济全球化的杰作(√ )。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由美苏对抗带来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开始萌芽( × )。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但它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在本质上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 )。
9.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 )。
1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
11.大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排挤或吞并中小企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家之间 D、城乡之间
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 A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生产规模 D、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判断题(6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 )。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 )。
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
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
5.1848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是,170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 )。
6.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马克思理论1-8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