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在道路上布防(图/港媒)
立秋已过,香港依旧不宁。
自2014年以来,香港不断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力游行示威活动,尤以今年为甚,发生了侮辱国徽、冲击中联办等等违法暴力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但就参与违法暴力行为的人员层次来看,很多都是年轻人,是什么导致他们上街采取暴力冲击港府机关、冲击中央机构,甚至是蔑视侮辱国徽呢?
我们认为,香港暴乱的根源,是香港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回归以来爱国主义以及文化认同教育的缺失,以及外来、本土一些反华势力对年轻人的唆使、“洗脑”式教育等原因,致使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民族认同感、爱国精神缺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教育是公器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英国对香港100 多年的殖民统治及殖民教育对香港同胞的身份认同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当前,在香港小学常识科课程纲要中就没有关于中国历史教育的内容,这就从根本上淡化了香港青少年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强化了殖民色彩。在进入回归过渡期后,港英当局又刻意加强宗主国意识渗透以及英国的制度、文化优越性教育,企图在思想观念上影响青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昭示了文化自信具有的更加突出位置,也指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以事启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引人,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和朝气。
港独、暴力分子污损国徽
爱国主义教育
香港没有系统的爱国教育课程。
香港不像内地,没有政治课,而香港所谓的中国历史课,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就基本上读完了——三年能教多少东西呢?讲历史是教育爱国的最好方式,可学生们很少接触中国建国后的发展情况,每个老师教的内容还不都一样。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在任何年代爱国从来不遥远,也从来不落伍,惟有热爱这片土地,才会热爱我们的生活、不忍破坏,才会珍惜祖祖辈辈奋斗来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不只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教育,了解没有断层,延续千年,传承至今的中国文化的教育。
激进示威者在游行中纵火(图/香港文汇网)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香港毕竟才回归22年,而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已有百年。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对国家的发展不了解,并且长期接受西方抹黑中国的信息。一个青年,对自己的国家没有历史的背景了解,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没有一个历史的熟知,在最近的香港骚乱中,带头在社交媒体上辱骂香港警察的就有教通识教育的老师,他们自身的看法怎么可能不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可想而知,孩子们在接受到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不会被“洗脑”,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国家不排斥。
激进示威者自制巨型“弹弓”攻击尖沙咀警署(图/港媒)
《礼记·学记》中讲:“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希望香港政府能够尽快把教育导入正轨,这才是维护社会持久安定和谐的根本良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