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文工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角色与作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工会要扮演好“参与者”、“协调者”、“服务员”、“引导者”四种角色。 一、参与者——参与制定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取决于社会政策是否公正、合理~是否代表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否赢得多数社会公众的认同。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代表职工参与社会政策制定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工会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意见。”工会应正确履行这一职责~及时准确吸纳和把握职工群众的意愿及利益诉求~通过积极参与立法~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订~参与劳动政策、法律和措施的研究制定~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使社会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更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拥护。
二、协调者——协调社会关系 工会参与协调社会关系~必须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找准工会工作与协调社会关系的切入点。劳动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协调社会关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近年来~随着劳动关系的日趋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工会要以工会法律援助站和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平台~紧紧围绕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入手~建队伍、强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为职工提供更为方便高效的法律服务。 工资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工会要建立一支专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开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要约行动”~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支付保障机制等~促进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和谐发展。 主要要建立两方面的机制: 首先~要构建职工利益诉求机制~进一步健全职工信访责任制~建立上下互联互通的信访信息系统~拓宽校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干群沟通联系平台,其次~要构建职工群众利益维护机制~从维护职工权益入手~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测、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维权长效机制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协调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工资待遇、民主权益等方面的问题~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诉求~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基层。
实践证明~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职工参与管理的优势~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协调者、监督者的作用。要畅通职工参与管理监督的渠道~真正把职工的意愿体现到党政有关决策上~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 三、服务员——社会服务功能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更好更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职工~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要更新观念~更加关注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用宽广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按照“与社会建设贴得更近~与社会管理贴得更紧~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有力”的要求~重新审视新形势下工会的任务和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内容及形式~深化社会服务内涵~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要健全完善职工帮扶工作体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帮困、维权、服务“三位一体”大帮扶格局~协助党委政府落实民生政策~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帮扶困难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技能培训、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项工作~推动工会帮扶工作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要依法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帮助、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工资分配协商共决、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施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职工劳动报酬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努力扭转职工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搞好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服务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果~是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工会的职工帮扶工作作为第三道保障线肩负着“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快捷帮扶”的工作任务~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要充分发挥带动帮扶、延伸帮扶、即时帮扶的作用~形成“工会组织送温暖办实事与社会化扶贫助困相融合~工会组织救急解难机制与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合~日常帮扶与重大节日、紧急情况及时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态势。 实践证明~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优势~创新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服务者的作用。紧紧依靠职工群众~有效承接党和政府赋予的资源手段及社会管理职能~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政策有效地贯彻执行。 四、引导者——教育引导职工 工会组织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工会要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广泛开展“崇尚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主题教育,以班组科室为阵地~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凝聚职工~推动形成企业和职工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为目标~将“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作为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的有效载体~依托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开展量身定做菜单式培训、资源共享现场交流式培训等~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实践证明~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优势~创新职工素质提升途径~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劳模精神来塑造职工~通过“创争”活动来培育职工~通过技能竞赛来提升职工~通过主题教育来升华职工~培育和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金牌劳动者~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职工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力量~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公众参与”~是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一要提高组织职工的能力~通过工会的凝聚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开展建功立业、文明创建、互助互济等活动~健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平台,二要提高引导职工能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引导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全和谐的社会秩序,三要提高教育职工的能力~努力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提高职工社会参与的层次和水平~夯实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李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机关五工会小组 2012年8月28日 Tel:6592610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