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乱的由来
事物的性质到底是由根本矛盾决定,还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在学术圈是一个有争议的题目。以往我们的教材和大纲解析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即“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参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8版,第11页)而2018版的马原新教材却不再提根本矛盾,改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参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第39页)。混乱由此而起。
2.两种提法的并存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一直是并存的,并不是什么新教材的重大改定。第二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的表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参见毛泽东《矛盾论》)而这种说法质疑者众多,因为主要矛盾是阶段性的,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仅仅是主要矛盾中起支配作用的那一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改变了,未必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比如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变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也没有改变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所以,以往的教材和大纲解析并不采用这种提法,而是提根本矛盾。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根本矛盾的表述是:“事物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参见毛泽东:《矛盾论》)所以很多学者以此为依据,认为“根本矛盾是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和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参见《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第216页)第一种说法“根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成形,并成为教材一直采用的方法。本人也认为第一种说法在学理更有说服力。2018版马原新教材之所以又改成第二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强调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改变了,虽然没有整体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但是毕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3.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提出了基本矛盾的概念,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的概念是根本矛盾在人类社会领域的具体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具体化之后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果根本矛盾或者基本矛盾改变了,社会性质也就随之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具体化之后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任何事物都有根本矛盾,而基本矛盾只适用于人类社会领域。
主要矛盾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在某个阶段的具体表现,比如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
4.考试应对
因为新教材的改动牵扯到一个学术界有争议的点,所以直接命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说法让你们抉择,不必过虑。反倒是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以及联系需要诸位厘清。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区别和联系更要清晰明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