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

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

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5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此时的崇祯皇帝也不管这些农民军是不是他的“赤子”了,既然抚不成,那就剿吧。新任陕西三边总督就此走马上任,他的名字叫——洪承畴。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先是在刑部干了六年,又被外放到陕西

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5

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

高迎祥(高迎祥兵败子午谷)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不管这些农民军是不是他的“赤子”了,既然抚不成,那就剿吧。新任陕西三边总督就此走马上任,他的名字叫——洪承畴。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先是在刑部干了六年,又被外放到陕西做了参政。

杨鹤对民变的态度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相比而言,同属文官出身的洪承畴就务实多了。在他看来,要想彻底解决农民军,只需要一个字——杀。

把所有胆敢造反的人都杀光,就这么简单。

很快,所有的农民军首领发现,新上任的洪大人着实太过生猛,很多之前还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不知不觉就被洪承畴剿灭了。

既然打不过,那我投降总行了吧。

洪大人用十分无耻的杀降行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行。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被洪大人杀掉的投降农民军多达几万人。

打仗打不过,投降也难逃一死,那就只有跑路了。于是,陕西的农民军纷纷跑到了山西,打算在山西开辟新局面。

很快,他们又发现,山西也不太好混,因为那里有曹文诏。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有勇有谋,《明史》称之为“明季良将第一”。

当时所有在山西闯荡的农民军中,势力最大的是王嘉胤,大概有几万人。不过仅仅两个月后,王嘉胤就死了,因为曹大人不仅很能打,还会用计,他使了个反间计,王嘉胤被部下所杀,队伍一时大乱。

此时王嘉胤的部下紫金梁王自用继承了他的队伍,继续与明军死磕。为了对付曹文诏,王自用把当时在山西的农民军全部集合了起来,号称三十六营,总数大概有二十万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都在其列。

队伍集齐了,那就先开个会,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商议的结果是,分头行动,反正曹文诏只有一个,又不会分身术,他再怎么厉害,还能玩出朵花来?

曹文诏还真玩出了花样,他的部队是骑兵,而且是天下第一骑兵部队——关宁铁骑,机动性极强,所以分了兵的农民军还是被挨个追着屁股打,混的一天不如一天。

更惨的是,朝廷还调集了多支军队,把农民军主力包围在了武安,而且围得相当结实,据说当时光在包围圈里的大小头领就有六十一个。

眼看就要被一锅端了,农民军头领们想出了一个绝招——诈降。为了能顺利诈降,他们凑了很多钱,买通了朝廷的总兵王朴。

王朴人如其名,相当朴实,他拿了钱,认为这些人是真心投降,就向朝廷报喜,而包围的明军,也放松了警惕。

十几万农民军抓住此时黄河封冻的机会,冲出了包围圈,向河南进军。

不过各位农民军头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发现左良玉又追来了(河南是他的防区)。

左大人也不好惹,接着跑吧。农民军兵分几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合为一路,跑进了湖广。

在湖广等着他们的,是明朝五省总督陈奇瑜。

陈奇瑜,字玉铉,山西保德人,和洪承畴一样,也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

科举出身的文官洪承畴似乎天生就会打仗,陈奇瑜也不遑多让。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死在他手里的农民军头领超过一百七十个,足可以称得上是农民军克星。

农民军在湖广与陈奇瑜所率领的明军交战多次,在接连吃了若干败仗以后,张献忠等人算是看出来了,陈总督也不是善茬,得,再挪地儿吧。

可是,还能去哪呢,该跑的地方都跑遍了,除了挨打还是挨打,还有安全的地方吗?

经过深思熟虑,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决定:回陕西。

他们坚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论是陕西的洪承畴,还是湖广的陈奇瑜,都绝对猜不到他们会杀个回马枪,回到陕西去。等他们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陕西,胜利的天平将重新向他们倾斜。

只可惜,这一切全在陈奇瑜的掌握之中。

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陈总督的文化水平远在高、张、李几位头领之上,想要瞒过他老人家的法眼,委实比较困难。

陈奇瑜早就判断出民军将要逃往陕西,他已经在通往陕西的必经之路上为几位头领挑好了墓地,这个墓地的名字叫——车厢峡。

车厢峡在陕西南部,顾名思义,此处形如车厢,两边高,中间低,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农民军一旦进去,很容易就会被陈总督包了饺子。

一切正如陈奇瑜谋划的一样,农民军主力进入车厢峡以后,就被包围了。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两边悬崖上的明军还在不断往下射箭,扔石头,被包围的农民军叫苦不迭,损失惨重。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众头领为了脱困,又使出了杀手锏——诈降。他们像行贿王朴一样,凑了一大堆金银财宝,给陈奇瑜送了去。

陈奇瑜当然不会像王朴那么蠢,他拒绝了。

买通不了陈总督,众头领没有泄气,他们想出了更绝的一招——买通左右。反正像陈总督这么正直无私的人也没几个,买通不了你,还买通不了你手下的人吗?

陈奇瑜的部下果然没让各位头领失望,他们拿了农民军的钱,就开始猛劝陈奇瑜:农民军这么有投降的诚意,咱们为何要拒绝呢?

一开始陈奇瑜并未理睬这些人,可是架不住他们死缠烂打、持之以恒地劝,只好选择了妥协。

但他在接受投降前,还是留了一个后手——报告朝廷。

遇事不决,上报领导。这样不管朝廷同不同意,都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陈奇瑜向朝廷报告后,兵部尚书张凤翼表示支持,并争取到了崇祯皇帝的同意。

大BOSS都同意了,那就没啥说的了,招降吧。为了吸取上次王朴的教训,陈奇瑜打算派人看着点。可他又担心人多了会引起农民军兄弟的思想波动,经过慎重考虑,他拿出了解决办法——每一百个投降的农民军,找一个人监督。

能想出这么奇葩的办法,也真是难为陈总督了。

这回农民军的动作相当快,等出了车厢峡,到了安全地带就反了,再次逃出生天。而陈奇瑜苦心积虑才找到的这么一个彻底消灭农民军主力的机会,就这样因为他的一念之差而丧失了。

事后的陈奇瑜自然也难辞其咎,虽说招降前他提前打了报告,也经过了皇帝的同意,可皇帝总不能自己背黑锅吧,替罪羊还是要找一个的。陈奇瑜被革职充军,政治生涯就此结束。

上一篇: 中国大竹(中国大竹海)
下一篇: 金字塔的由来(埃及金字塔的由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