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1、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强调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及其矛盾运动中的变革作用,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
3、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发展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实践的观点”——列宁
4、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毛泽东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邓小平
6、实践第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
·总之,科学的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实践,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结构、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第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是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意识指导、体现目的)对象性(客体)的物质活动(客观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本质特性,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的本能和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主体: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这作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2、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吉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砍树)认识关系(认识树)和价值关系(树于我我有何价值),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砍树时,我是主体、树是客体)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树变成筷子、纸张)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者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天山雪莲为人所用,车为人所驾驶)
(三)实践的形式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生产实践(劳动);二是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三是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探索)。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和探 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总是在一定的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 先认识世界,认识就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过 实践来解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它还为人的认识及其发展提供了可能。如:克隆羊。实践不仅为认识提供了 可能,而且还通过实际 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如: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而是为实践服务)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们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真理性。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亦即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列宁所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先于事物而存在。
唯物主义反映论:先有客观事物,才有我们的认识,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①旧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被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称之为能动反映论。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1、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
2、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真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例:基于狗,可以再现、反映和狗相关的事物。)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二)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外部世界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感性认识的对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具体性、形象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 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 方面的反映,它是感性认 识的起点,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知觉:知觉是人们把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 方面的感觉加以整合,在头脑中形成的反映该事物各个方面特性的整体认识。
·总之,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特性到完 整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是,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列宁所说的“生动的直观”。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它的突出的特点。
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提炼、推理而获得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理性认识的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抽象性和概括性。
·概念: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和 概括,把那些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和本质的东西集中揭示出 来而形成的。概念是理性认识的最基本的形式,它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判断: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 和断定。
·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过渡到新的判断的 思维活动,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 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只强调感性:经验主义,经验论
只强调理性:教条主义,唯理论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1.理性因素
概念: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2.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概念: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三)从认识到实践
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重要性: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2、实现飞跃的条件: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②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终始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实践超前于知识:冒进主义(左)
②实践落后于知识:保守主义(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