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pdf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pdf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pdf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如何 生产一般 “三基本”“五当代”中疑难问题研究在写作《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问题》第二章中, 专门列了“社会生 产的一般规律”一节。据了解,对于 什..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如何 生产一般 “三基本”“五当代”中疑难问题研究在写作《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问题》第二章中, 专门列了“社会生 产的一般规律”一节。据了解,对于 什么是社会生产一般规律、它包括 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社 会生产一般规律、现在学习关于社 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原理有何现实意 义等问题, 不少同志的认识不是很 清楚, 甚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 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含义 马克思揭示出一系列经济规 但对什么是社会生产一般规律没有下过明确的定义。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涉及到这一问题。他 指出: 政治经济学“首先研究生产和 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规 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之后, 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 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 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489—490 根据马克思主义分析经济规律的方法和有关论述,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界定 为人类社会生产(广义的生产,即包 括直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遍适用的规律。当然,这种普遍适 用性不是完全相同的, 而是有差别 对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理解,还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 关系及其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有人 认为, 社会生产一般规律只是生产 力的规律,与此相反,各个社会特殊 的生产规律又只是生产关系的规 律。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完全科学。 其实,生产力既有一般性(如表现人 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 ,也有 特殊性(如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生 。生产关系既有各个社会的历史特性 (如所有制关系不同) 有一般性(如表现人们之间的分工 和交换、劳动或产品的关系) 。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既有一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也有特殊性(如在 阶级社会里表现为对抗性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里表现 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 义的经济理论和人类社会生产的实 社会生产一般规律大体包括三种类型: 主要表现生产力一般的规律; 主要表现生产关系一般的规律; 主要表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般关系的规律。 社会生产规律或者社会经济(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的实现, 必然体现着生产力的根本 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反作用 以及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马克 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的“全部 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全集》第2 版第16 。

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科学的生产力论, 这是唯物论 的必然引伸。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又 十分重视生产关系的相对独立性、 重要反作用和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 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 运用社会经济规律必须注意的一个 要点。 二、关于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 主要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一般 规律的论述是很丰富的。在《马克 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一书中,已作 了一些介绍。但由于篇幅有限, 一些重要的方面没有写进去,即使 写进去的, 也没有说明其现实意 义。现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的 17 2000中国党政 干部论坛 “三基本”“五当代”中疑难问题研究针对性, 进一步归纳成10 个方面, 既介绍其理论内容(《基本问题》中 已提到的方面只作简要的介绍, 列出的方面重点介绍),又说明其现 实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这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恩 格斯指出: “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 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 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 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 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 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 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 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 的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这一个“必然”、两个“决不会”, 深刻地表明社会经 济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中 国国情出发, 搞好社会主义的体制 改革。 社会生产四个环节特别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直接生 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其 中,生产是决定性的基础,生产条件 的所有制和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交 换、分配、消费的性质、形式和水 平。另一方面,交换、分配和消费对 生产也有反作用, 而且在一定意义 上有决定性的反作用。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 的基础和目的。生产决定消费, 为生产提供消费的对象,并且创造 新的消费方式;反过来,消费也决定 着生产,因为消费形成生产的目的, 并使生产得以最终实现。 生产和消费是不断变化的。

科 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是推动这一变化 的主要力量。科学的进步, 一方面 会不断发现自然界的新的有用物质 和原有物质的新的用途, 另一方面 会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人 的需求, 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 体系和需求体系。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正确处理生产和交换、分配、消 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视扩大内需 的作用, 促进生产的持续快速发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最重视生产力 同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 巨大作用。他指出: 科学具有无 穷无尽的生产能力; 科学的力量 是资本家不费分文的另一种生产 社会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在一百年以前就指明了科 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如此巨大作 确实是难能可贵。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当前世 界经济发展的实践, 完全证实了马 克思所揭示的这一真理。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更自觉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 求,大力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充分 发挥科技在生产力中的第一作用, 努力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社会分 工是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协作和 分工形成新的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生 产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 正是利用了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 点。社会分工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 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必然要求劳动 职能的变换和劳动力的全面流动。 与劳动的社会分工协作相联系, 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这是人类 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马克思指 “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 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 的一定形式所取消, 而可能改变的 只是它的表现方式, 这是不言而喻 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 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规律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各种商品 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它们的产量是 否符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 对社会生产的按 比例要求作了展开的分析, 揭示了 社会再生产的一系列实现条件。这 些实现条件或比例关系具有普遍意 义。列宁指出: “即使在纯粹的共产 主义社会不也有v 关系吗?”(《列宁全集》第2 版第60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有助于我 们提高认识,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的分工协作关系, 努力实现社会分 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更好地发 挥市场和计划两支手的调节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再生产按比例、快速 度、高效益的发展。

马克思对社会生产的效益有深1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刻的理解。他认为: 真正的经济是 劳动时间的节约; 真正的财富在于 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更多更 好的产品;社会生产、社会享用和社 会活动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时间的节 约。他指出:“时间的节约, 以及劳 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 划的分配, 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 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 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 卷上册第 120 为了达到时间的合理分配和最大节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要更加重视发挥簿记的作用。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提高对经济效益的认识, 高度重 视生产以及其他一切活动的时间节 加强经济核算,努力贯彻“最小 投入———最大产出”的经济原则,不 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 社会再生产的类型和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 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社会化大生 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再 生产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简单 再生产是规模扩大再生产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由 简单再生产创造的, 简单再生产的 维持过程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 扩大再生产分为内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二 者的区别在于技术是否进步和资本 使用效率是否提高。实际上, 种方式是紧密相联的,只能从主导 方面去区分。从扩大再生产的整个 过程看,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但 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 总有一种主 导方式的作用更加突出。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 产的关系, 在提高存量资本运行效 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的有效增长。 按照不同的经济条件, 正确选择扩 大再生产的方式, 并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的总趋势, 尽快走上以内含为 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实现经济 增长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经济效益与生产规模生产的适度规模, 是提高经济 效益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 决于劳动生产率, 而劳动生产率又 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 较大的资 本战胜较小的资本。”( 《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版第23 卷第686 —687 “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 对于更 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 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 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 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 处都成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 因此,通过股份制进行资本集中, 迅速扩大资 本和生产规模, 成为提高资本运行 效益的重要途径。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 有助于我 们加深对经济规模效益的认识, 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 资本的联合与集中 推进企业的战略性改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 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 人类的劳动、生产过程的内容,实质上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 变换过程。一方面人类要消耗各种 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人类又向自然 界排泄各种废物废气。如何使这二 者之间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是关系 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的 大问题。面对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类 改造自然的胜利, 忽视对自然环境 保护的倾向,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 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实际上,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 然界都对人类进行了报复, 甚至完 全抵消了最初胜利的结果。因此, 人类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 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 是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就是说, 人类既要改造、利用自 然,又要保护、抚育自然。正因为如 马克思在预见未来社会时强调指出:“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 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 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 变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25卷第926 —927 现在学习这一原理,有助于我 们提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把合理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营养自然, 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认真加以解 决,通过持久的努力奋斗,使人类与

上一篇: 2019河北张家口省考面试社会现象题要形成四类思维
下一篇: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有何本质区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