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打印关闭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就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鲜明品格: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品质塑造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风格。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品质塑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风格。早在1989年12月29日,江泽民就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对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和概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在当前十分重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讲:“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品质塑造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风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发展观,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著名的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在1890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很久以前,一个天才的意大利人(指18世纪著名哲学家乔巴蒂斯特·维科)曾经说过:"观念的进程符合于事物的进程,一切科学都是由人民的社会需要和要求中产生出来的。"人们按照自己在其中生活的那个社会的需要,而注意这些或那些自然现象领域。在任何一种科学中,实践总是先于理论,并且总是对理论发生最重大的影响”,事实正是如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史无前例实践的理论体系,是13亿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这一创造性实践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一场人类社会宏伟的革命,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阔的变革。这些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实践不断通过总结上升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马克思这里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包括过去的整个发展、经济状况、阶级关系和社会形态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分析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一基本国情。立足基本国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这样一个特定阶段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既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普遍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地结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具体表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道路”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要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把握了时代主题,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出发来确定中国的发展道路与模式。邓小平把和平上升为时代主题的高度,使中国人的“战争与和平”观念跟上了变化了世界现状;邓小平把发展上升为时代主题的高度,实现了中国人时代观念的深刻变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革命与战争”和“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透过时代主题把握时代本质,透过国际形势把握中国发展机遇,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时代要求,从时代的本质要求出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这样一个时代的本质要求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适应这种时代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世界发展趋势出发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要“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三个世所罕见”和“四个深刻”的变动。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三个世所罕见”和“四个深刻”的变动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迫切的实践要求,同时又打开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我来说两句]

上一篇: 论析知识社会与思维更新
下一篇: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思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