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理响中国】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理响中国】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理响中国】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鲁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它不仅能够有效抵御个体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而且具有促进社会团结与社会融合、在供需两方面支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至增强政权合法性与助力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等积极功能。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并且已经成功建成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方略

2021年2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这既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空方位的准确判断,也是新时代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将社会保障改革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框架下谋划改革举措,强化顶层设计,更好地处理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发挥整体效应。包括: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要实现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的有效协同,社会保障制度既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要为人口均衡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要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有效协同,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就业形态,也通过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要让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稳定预期并提振消费的重要机制,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等等。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还要求将社会保障体系看成一个整体,处理好不同社会保障项目、不同社会保障供给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要处理好养老金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关系,将基本养老保险锁定为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增加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让老年人真正过上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还例如,要处理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专项救助之间的关系,将面临专项大额支出压力的人民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夯实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再例如,要处理好医疗保障制度与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医疗保障制度既要发挥战略购买者的作用,也要有效支持民族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成合力。除此之外,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需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关系,以系统集成之策略,实现协同高效之目标。

积极应对多重挑战,优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能力、人口数量结构与区域分布、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必须守正创新,既要坚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多重挑战。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是全世界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这既是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高,老年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成果;也反过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对此,一方面要综合判断基于人口数量的老年人抚养比变化情况和基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老年人抚养力变化情况,充分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树立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新理念;另一方面,要构建更加有效和精准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生育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等视角出发,实现人口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协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要积极应对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与实体经济更加密切的结合,各种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依托的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这对建立在传统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量新业态从业人员游离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之外,面临较大的社会风险。对此,要坚持社会保险“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兼顾就业与社会保险权益保护,通过参数改革的方式,研究和探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逐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适应人口流动与分布格局变化的挑战。目前,我国人户分离的人群规模持续扩大,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也呈现出从以个体为单位的流动向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从单纯追求经济收入到兼顾收入和公共服务可及性的重要转变。需要以人口的区域分布和结构特征为依据,优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有效供给,着力提升可及性与均等化程度。

要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变革的挑战。社会保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使用范围和频率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广大参保群众在登记参保、缴费续费、待遇申请、转移接续等环节的便利程度。因此,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优化各社会保障项目的经办流程,在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等新方式的同时,也要关注老年人、视障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实现经办机制的多样化与包容性。

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彰显中国特色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将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更好地与解决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相结合,更好地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相结合,更好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保障方式相结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也是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征,即西方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责任分担机制,以应对公共养老金等制度的财务风险;而我国的多层次社保体系则是在优化责任分担机制的同时,不断提高居民的福祉水平,从雪中送炭走向锦上添花,从消除社会风险、维持基本生活走向促进社会融合、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是否缩小了贫富差距,扎实推进了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象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口,也即基本保障水平较高的人群,而农民等基本保障水平较低的人群则缺乏多层次社保体系的设计和制度安排。长此以往,则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反而会扩大福利水平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群体差距,从而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加快开展针对农村居民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在提升国民总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不断缩小待遇差距,体现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保障形式的优势。邻里相助、亲友互济、尊老慈幼、乐善好施,这些都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障方式,从而应当在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多层次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新激发社区的活力,支持服务型社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要构建有效的家庭保障支持政策,在养老、托幼等方面充分发挥家庭的张力;要弘扬慈善事业的道德力量,倡导全面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探索企业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挑战,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施策,从而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持续提升人民福祉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浅析“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
下一篇: 【理响中国】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