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老师分享的环节。尤陈俊老师就杨同学的读书报告作出了针对性的回应。尤陈俊老师认为,本书采用通俗化的写法,通过叙事来向公众展示历史学家的研究,由于体裁上的限制,不似学术专著那样侧重理论抽象和系统分析,不必为此过分苛责。且附录中引用和参考的中英文献,在此书最初出版之时,也属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法律史的代表性观点。接着,尤陈俊老师分享了对本书之背景知识方面的理解,提到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的女权主义或者说女性主义的思潮,肯定了女性视角对现有叙事和法律框架的反思意义,而本书的作者李贞德正是台湾地区坚持做女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书从“周婆制礼”的设问切入,选择公元六世纪时期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最终流产致死这一桩案件,就其如何处理展开叙述。尤陈俊老师指出这一案件可谓是绝佳的切入点,不仅牵涉议题多元,而且涵盖中国传统女性所遇到的大多数法律问题,并在之后详细介绍了一些与本书相关的问题。
01
尤陈俊老师指出,本书对话的背景,是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首度提出的“法律儒家化”观点。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从西汉中叶开始,到唐代基本定型,而其中往往被我们忽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恰恰是法律儒家化的关键时期。对此,尤陈俊老师深入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系列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律制度设计,比如曹魏时期的“八议”真正进入到法律制度之中,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这八种类型的人,如果犯了罪,除却谋反之类的重罪,在法律上将受到宽待,其中体现的儒家精神在于,以身份来区别罪犯所受的刑罚。另有南陈的“官当”列入法典,古代官吏犯罪时可以用自己的官品抵徒刑。同样体现儒家原则的制度,还有西晋时期的“准五服以治罪”、北魏的“存留养亲”、北齐的“重罪十条”,这些都对后世立法影响极其深远。
此外,尤陈俊老师补充道,魏晋南北朝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可能会以更加复杂的面向展示出来,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族群、性别、尊卑等关系。这也是作者选择这一案例作为分析儒家化或父权化之切入点的原因之一。
02
“今天很多学术上的命题,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回到本书的故事中,尤陈俊老师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如果依据我们当下的法律,那么驸马刘辉“殴主伤胎”的行为可以较为明确地在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等罪名中讨论,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中却没那么容易决断。当时争论的焦点是那个流产的胎儿如何定性,究竟是父亲的儿女,还是公主的骨肉或皇室的成员,这实质上反映了父系家族伦理和专制皇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尤陈俊老师还提到“通奸”、“容隐”制度和 “连坐”等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通奸虽然被视为破坏了家庭伦理和婚姻稳定,但正如书中所展示的,对此种行为的处理态度并没有像后来的明清时期那么严苛,性别上的差异化对待也并不明显。而“容隐”制度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隐瞒罪行而不必受到法律的严惩。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子路》里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到汉宣帝时期正式成为法律规定,亦即后来所讲的“期亲相隐/亲亲相隐”。
尤陈俊老师认为,今天的人们通常讲“妇女在中国古代地位低下”,但实际上并不总是如此,严格来讲,妇女地位的降低与宋明理学有密切关系。这启发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天很多学术上的命题,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并不是由哪一步就突然变到了另一步,诸如族群、地理空间等因素会影响法律制度的出台和演变。《公主之死》一书为我们思考历史和学术命题提供了样板。
03
“把类似主题的书放在一起看,更能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中的重要面向”
最后,尤陈俊老师阐释了本书的写作方式,即用一个很小的例子,通过叙事把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勾连在一起。类似写法的历史学作品,还有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该书作者根据黄六鸿的《福惠全书》中几行字的记载,借用第三方资料《聊斋志异》中的描述,用偏文学化的手法生动地还原了清初山东郯城的王氏短暂的一生。讲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看,更能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中的重要面向,包括妇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地位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变化。
尤陈俊老师还总结到,妇女史是当今史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脉络。事实上,强调女性视角,并不是仅仅出于反抗男性中心主义的需要而不断“重复”那些关于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的老套叙事,首先要去了解那些关于女性的叙事是否真正与历史相吻合。
Part 3
交流问答
在尤陈俊老师讲解之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疑惑之处,就学科交叉、法制史中的文学描述、判例法的发展等问题向老师提问,尤老师均予以了细心的解答。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多学科交流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契机。以书会友,畅聊学术!最后,读书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字编辑│学术部 刘一萌
图片编辑│学术部 孔磊
图文排版│学术部 刘贇
图文初审│学术部 闫郁文 赵竞舸
图文终审│王东升 魏嘉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