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实际做出的慎重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实际做出的慎重判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个依据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不仅对衣食住行等物质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对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这一需求变化是和我国社会群体变化、人口质量提升分不开的。现在中等收入阶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已经将近一亿,占了劳动力总量的六分之一,这还不包括数以千万计的专业学校毕业生。而且当今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是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有正义感,有主人翁精神,因而也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和社会需求。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的已经超出经济领域,而更多地指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领域。

第二个依据是中国的生产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比如,我国经济总量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工业、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如粗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等和谷物、肉类、花生、茶叶等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和棉花、大豆、菜籽油、甘蔗等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大量过剩。这些情况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可以说,我国的社会生产已摆脱了落后状况,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但也必须承认,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不充分”“不平衡”。群众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平衡和充分问题。

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最突出的是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差距还很大,很多方面有不少历史欠账。

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

从收入分配来看,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弱势群体。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我们就必须下功夫去解决它。

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比如,与社会现在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比,人们在很多方面的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再如,随着长期粗放式发展导致的空气、土壤、水质的恶化,在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供给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提供优质安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而绿色、有机食品的高价格又使很多普通老百姓望而兴叹。

因此,报告强调了两个“必须认识到”。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报告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依据,是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决策基础。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种判断,既体现了历史的飞跃,也体现了历史的清醒,更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作者单位:中共阳泉市委党校)

上一篇: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下一篇: 用社会效益造句大全(5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