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读经典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不仅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

【读经典 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历史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不仅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也深刻阐明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神圣家族》中,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敌视人民群众的唯心史观,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对“历史”究竟是什么作出了深邃总结,即“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经典论述,为我们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和道路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生涯中一再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强调:“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考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历史作用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了人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唯心史观贬低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创造的。其错误根源在于,从认识论上,把人的思想和动机当作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没有看到隐藏在思想背后的物质动因;从阶级根源上,则是出于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需要。与之相反,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出发,深入考察“现实的个人”及其本质,立足整体的历史“合力”阐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观点的提出,可谓唯物史观在历史观领域哥白尼式革命的实现,其充分肯定了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是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逻辑延伸,也在理论上有力揭露和批判了唯心史观现象、本质及根源,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历史发展有着明确的目的设定及指向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正确认识其核心范畴——历史。不同于以往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对历史和历史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将唯物主义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认为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那种脱离现实的人,以虚构的、抽象的实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人的“活动或行为”,不可能对历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强调历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真正主体——人的自觉目的的设定和指向,这种设定和指向都是人立足于自身需要和现实提供的可能,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基础上构筑起来的。

基于唯物史观的视野,马克思揭示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即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将历史看作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外化,旧唯物主义者则机械地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终结了这些在考察社会历史领域时陷入唯心主义的问题,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实践,是生命存在和人类历史存在的基础,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践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始终,赋予了实践对于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实践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促使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当生产关系阻碍实践发展时,人们必须通过实践使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而不断释放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对社会历史赋予实践的理解基础上,马克思强调,历史作为人的历史,既有着明确的目的设定,又有着明确的目的指向即历史预期,“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恩格斯在谈到人类史时也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种目的决不是传统历史目的论中所谓的“理性”“绝对精神”等抽象实体先定或预定的,而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立足于自己的需要和现实提供的可能加以确立的。不仅如此,历史目的的设定不是盲目的和无所指向的,而是与人如何认识自我、完善自己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把历史目的看作是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最终也是要实现人对自己的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人,只有将人与历史关联起来一并思考,从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反思中才能把握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前行方向与道路。

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观点,集中展现了唯物史观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不仅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始终,而且推动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人阶级政党,激发出无产阶级争取个人权益的主动性与革命性,极大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前途命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行动指南。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和执行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史观,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从党成立之日起,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秉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的理念,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国家的奋斗目标、民族的向往追求、人民的美好期盼融为一体,赋权于人民、赋能于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同时,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依靠人民实现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是依靠人民齐心协力筑建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每个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克服困难挑战、成就伟大事业,无不需要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力量。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更好发挥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叶泽雄、赵婷,均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 2.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下一篇: 心理学中有哪些理论是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