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091金融2班
姓名:王启会
学号:2009241078
人口老龄化的好处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它的两个含义是: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过去的100年,世界人口由16.33亿增加到60.86亿,增长2.73倍;我国人口由4.2亿增加到12.67亿,增长2.02倍。可以说,20世纪是人口暴涨的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同时,70年代以来生育率长期持续地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由此引发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悄然接踵而来,世纪之交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完成历史性转变,由成年型转入老年型,21世纪上半叶将呈加速推进趋势。我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亿,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2%,预计到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个亿,到本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超过4.3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
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然而,却可通过人口老龄化从侧面看出国家的繁荣昌盛,经济的繁荣,社会安定有序,科技的发达,生活条件的提高等等。举一例子,老龄化与技术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老年人是知识和经验的象征,人口老龄化积累一大批科学和文化素质较高人才,为技术进步特别是成熟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创造一定的条件,老年人才继续发挥“余热”可以节约人口智力投资成本,从这个角度说,老龄化对推动经济技术进步是有益的。因此,开发和利用好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才在未来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从上世纪到本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了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不便,但其好处也不能一味无视,应当从利弊两方面共同看待,才能更好的解决老龄化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