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四川妇联网

四川妇联网

四川妇联网第一问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但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不仅仅如此简单了。

第一问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但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不仅仅如此简单了。在2000年出版的由洛兰·科德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百科全书》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词条中谈道:在普通字典的定义中所遗漏的正是社会性别——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由索尼娅·安德马赫尔等人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词汇汇编》中对社会性别是这样解释的: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初期,女性主义者采用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1968)所提出的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划分方法,将性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唐·H·奇默尔曼撰写的文章《行动着的社会性别》中还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浅显易懂的解释:性别(Se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如人体、荷尔蒙和生理学等,而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

社会性别理论把两性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学关系,认为它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反映,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性别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分析工具。

社会性别理论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并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得到应用。

第二问社会性别与通常意义上的生理性别有何不同?

生理性别(Sex)——指的是男女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是生物或生理学意义上的性别,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情况下不可更改也无须更改的性别特征。生理性别差异牵涉到男人和女人的身体差别,如男人产生精子,女人生育和哺乳孩子等等。

社会性别(Gender)——指的是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社会如何看待男人和女人,以及期待男女两性如何去思考和行为。

理论上,男女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完全由生理决定,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对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认识等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社会期待模式化。

第三问社会性别的说法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性别”观念是西方女性主义集体创作的结晶,它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从那时起,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用来解释女性气质的社会构成,并从社会性别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男性权力和男性特权得以维持的原因,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西蒙·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思想家,她将存在主义哲学与女性主义研究结合起来,对当代女性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代表作《第二性》被誉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在这本书中,她从广义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等问题,强调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在该书的开篇,她便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即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所有的女性特征都是被社会塑造的。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还有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为这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是安·奥克利,她是属于最早在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作出明确划分的学者之一。她提出,社会性别并非生物学性别的直接产物,她将性别定义为表示生物学意义上男性和女性的解剖学和心理学的特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是由生物学性别所限定的,而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形成的,这种影响在特定的社会和特定的时间中,在一个人成长为男人或女人的过程中无所不在。另一个对社会性别作出重要论述的是盖尔·卢宾,她最有影响的文章是《女人交易》。卢宾将社会性别与目的在于生育的性行为联系在一起,将两者归入一个概念术语,即性与社会性别制度。卢宾认为,社会性别应被定义为“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论证中,不少女性主义者总是将它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她们指出,社会性别是一种中心动力,通过社会性别,权力被系统地进行了安排。男子气质标志着权力和权威,在所有社会中,政治权力和道德权威都被男性垄断着。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和舒拉米斯·费尔斯通(《性别的辩证法》)就是这一论点的典型代表,她们二人将有关社会性别的思考推进了一步。费尔斯通在她的《性别的辩证法》中指出:社会性别的差别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差别是在男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一个精心组织的体系,“女性主义的理论任务就是认识这一体系,而其政治任务便是终结这一体系”。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还通过使用“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社会学概念来加强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以探讨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是怎样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并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性别范型。她们当时研究的范围包括托儿所、学校和就业市场,还涉及家庭生活、性行为、文化和政治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在这些分析中,社会性别既指男女之间的差别,也指决定这些差别的文化方面的种种刻板印象和观念。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开始对社会性别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主要方法是通过强调社会性别与阶级、种族和其他权力形式的相互联系,来分析社会性别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能动性。女性学者们试图通过分析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中所经历的社会性别化的经验与实践,用更为复杂和精确的阐释方法,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认识文化现实的分析工具,从而使其理论化。

第四问社会性别的提出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

社会性别概念的出现,并不是要刻意寻求一种新的性别模式,从而制造两性之间的矛盾,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呼应。

传统的男女平等更多的是一种原则的阐述,较多强调妇女要从家庭走出去参加社会劳动,与男性拥有同样的权利。社会性别则发展了很多细致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性别分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给男女两性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领域(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怎样满足男性和女性在现存的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性别关系上的需求和利益。是否需要改变某些僵化的、对某一性别很不利的关系和框架,如何去进行政策的重新安排,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进行社会结构的重新调整。

社会性别理论以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塑造和社会性别制度为主要内容,矛头直指长期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误区和无视社会性别的性别盲点,并由此深入揭示了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根源。它反映的是一种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深刻地贯穿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家庭等一切领域。社会性别理论正是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描述和探讨。

第五问职场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别问题?

用人单位基于性别原因,在劳动者之间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这就是性别歧视。由于男性与女性存在的生理差异,有的企业常常以此作为拒绝女性求职的理由,会因怀孕、哺乳等生理特质或家庭角色而拒绝女性。即便是已经进入职场的女性,也会因为这些特征和社会角色遭遇“玻璃天花板”,没有晋升的机会。我们把这些反映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因为性别而与男性相比遭遇到更多困难的现象称为“职场隐形性别歧视”。它具体表现为女性因其生理特质(比如“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而可能遭遇的拒绝录用,因女性的社会角色(如女性的家庭照顾责任)而产生的歧视,因对女性的社会刻板印象导致行业排斥、职场性骚扰等等。

现任“脸书”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发现,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份入门级工作中同事们的性别比例都很均衡,但每过一年,身边女同事的数量就会减少一些,渐渐地,她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这一经历引发了她对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障碍的思考。她指出,职场女性面临的外部的障碍包括:公然或隐形的性别歧视、差别待遇、性骚扰、生儿育女与工作的冲突、较难找到人生导师和赞助者;而内部的障碍包括:缺乏自信、不敢争取表达的机会、关键时刻会向后退缩等。

第六问教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别问题?

女性在教育领域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一直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教育领域这一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男女教育机会不均等。女生与男生入学机会差距拉大,多发生在高中和大学本科这两个阶段。有研究认为,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是社会文化对女生接受教育的期望低于男生;二是入学招生政策中包含性别不平等;三是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上的性别隔离。

中小学课程标准没有性别平等的内容,学校教材存在性别歧视。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了对幼儿园、中、小学及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学教材中,男性人物多于女性人物,男性形象往往具有主动性和主导性,而女性形象多是被动、受制于人的。教材对女性的描写带有刻板印象倾向,女性往往被描写为小题大做、缺乏理性等等。建立性别平等的教育制度,有必要审视清理和修订现行教育政策和法规中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对女性尤其是女童的教育政策应该确定公平加优先的取向;建立监控性别平等的教育指标系统;让更多妇女参与到教育的决策层。

第七问家庭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别问题?

家庭不仅是由爱和共同利益联结而成的亲密群体,也是一个需要讨论“正义”议题的领域。苏珊·穆勒·奥金在《家庭、社会性别与正义》一书中提出,社会性别问题是一个正义问题,家庭内的不公平是现代社会不公的逻辑起点,家庭内的不平等是源于家庭内无报酬劳动的不均衡分配。家庭正义的实现,不只是社会正义的实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实现,这是制度文明可以企及的新高度。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男女两性的差异受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两性角色制度化。比如,传统文化观念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体现在家庭内便成为“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时至今日,一个家庭中,男女双方都外出工作,挣钱养家,但是女性依然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家庭财产的传递依然是以父系为主。夫妻之间的男性利益依然优先,女性的利益在家庭中最容易被忽视和牺牲。男高女低、郎才女貌的婚姻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女性依然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因此,应当把促进性别平等、家庭和谐、倡导婚姻自由平等作为主要任务,支持男女平衡工作与家庭、夫妻共担家庭责任,促进家庭成员的平等发展。

第八问公共领域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别问题?

在这里,“公共领域”特指我们的大众传媒和公共空间等领域。

大众传媒缺乏性别平等意识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广告、新闻报道内容依然保持着对传统女性角色强化与定型的趋势。忽视新时代女性多元化追求的表现和主张,如“唯贤妻良母”论、“女性是审美对象”论、鼓吹女性的性别吸引力等。各类美容、整容广告也过分鼓吹女性的性别吸引力,而忽视了作为人类繁衍承载者的女性应该受到的尊重,其背后是一种年龄歧视与相貌歧视。社会新闻对作为性侵受害者的女性也缺少真正的人文关怀。推动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平等,应当努力促进女性在媒体和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导能力和决策;对所有媒体和传播从业人员进行能力建设;加强监测机制。确保女性能平等获取和利用媒体及信息通信技术,确保女性不仅是媒体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确保她们能够从信息通信技术中受益。

公共空间貌似是平等、开放的,男性和女性都有进入公共空间的平等权利。但学校或者公园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厕所内,女性的公厕位远远少于男性,公厕厕位设计忽视了女性的生理需求。事实上,男性拥有更多占据和管理公共空间的权利。女性进入公共空间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她是不是太晚出去),同伴的限制(有谁陪同出去),外观的限制(她穿的是什么),目的的限制(她在那里要做什么)等等,诸如此类。思考性别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它意味着从性别的角度思考城市规划,使其更加符合公平和正义原则,从而推动公共空间的性别公平。

第九问 公共政策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别问题?

社会性别理论,注重分析哪些政策能真正使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有所改善,哪些反而强化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加剧了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旨在消除性别不平等或性别歧视。

现存的一些公共政策缺乏性别意识,如在农村,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趋向长期性和稳定性,即所谓“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大稳定,小调整”。虽然这一政策出于整体社会公平框架,但在性别公平方面却是含糊不清的,致使土地流转过程中出嫁、离婚、丧偶妇女的权益极易受到损害。公共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对现实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放任,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仍然以男性为主导,致使女性不能与男性平等地占有资源,获得收益。

性别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国家计划,还没有转化为各个部门的性别平等公共政策。性别平等的立法原则,在具体执行中还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完善的社会性别评估监督机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性别统计、性别预算的参与也是极为缺失的。

社会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满足不同性别利益群体的需求。在现阶段,要保护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利益。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需要关注性别的视角,强化性别平等的意识,坚持性别平等与公正原则,尊重两性在社会领域的平等权利。

第十问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

根据1997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报告,所谓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是指“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

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实践活动,并非仅仅是在公共管理现有的活动中添加“妇女成分”或“两性平等成分”,而是在注重各层次、各领域提高妇女的参与度的同时,还要把男女双方的经验、知识和利益应用于符合共同发展的公共管理日程中。它强调的重点在于追求两性平等,通过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活动确保两性平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首要目标。

社会性别主流化自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以来,已被公认为各国建立提高妇女地位机制、推进性别平等的有效和成功路径。在国际层面上, 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组织把对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 融入每个机构考虑事项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使对性别平等的关注成为一个机构中所有人的责任, 并保证将其纳入所有的体系和工作中; 在国家层面上, 社会性别主流化成为一些国家促进性别平等的战略。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 2020)》,明确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参与经济发展,经济地位明显提升;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政水平不断提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高;平等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发展环境更为优化;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上一篇: 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思考
下一篇: 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伦理学思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