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一本根据作者在上世纪40年代于大学教授“乡村社会学”的课题所写的论文汇集而成的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正文分为十四章节。可以分为N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第一章乡土本色。在这一章里作者总结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特性,即不流动性。“不流动性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来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不流动性的原因在于中国人自古以来靠土地谋生、直接取资于土地的传统。“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而不流动性是人与人孤立和隔膜的原因。
乡土社会聚村而居,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原因在于:1.小农经营,人均耕地面积小,地少人多;2.合作的需要,如水利工程等;3.安全需要;4.土地遗产继承产生的累积效应。
然后作者把这样的社会归类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相对应,意思是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发生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特色是,它是一个“熟悉”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作者以“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来描述。基于这种特性,乡土社会发展出了可以说是与现代生活相悖的一些生活方式。“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因为信任来自于熟悉。就算同归,也是殊途,中国人天生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规矩不是法律……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第一部分指出了乡土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不流动性,并分析了基于此特征衍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只适用于个别现象的“熟悉”的规矩,因此令人发现了与现代陌生人所组成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发表评论